一代名相富弼:为大宋撬开辽夏同盟

2021-01-17 14:56:30 作者: 一代名相富弼

  因西夏国的消亡,西夏文没能“活”下来,出土的西夏文著作《德行集》等成为天书。前两年,有人研究发现,《德行集》的一段文字,实际上节译自苏轼的《富郑公(即富弼)神道碑》,是现存最早的用少数民族文字翻译的苏轼作品。这个发现表明西夏人对富弼其人其事的重视,也表明东坡诗文在西夏如同在辽国一样有过广泛的影响。

mp34142217_1443760378926_1_th._副本.jpg

网络配图

  辽和西夏都曾是宋的对手和威胁,但都倾慕大宋的文化和制度。与汉唐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相比,辽和西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游牧民族占有了农耕地区,统治区兼有游牧、农耕等多种生活方式,这必然使他们更深刻地受到汉文化——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的影响。

  富弼多次出使辽国,对西夏情形也十分关注,他清醒地认识到辽国“委实强盛”,西夏“日渐壮大”,与古代夷狄大不相同,已是中原文明的劲地。

  在富弼看来,辽和西夏强盛的原因,正是由于他们进入了农耕区,这些农耕区的汉族英豪皆为其所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民,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寇所为,皆与中国等,而又劲兵骁将长于中国,中国所有,彼尽得之;彼之所长,中国不及。”

  西夏国建立后,富弼最早意识到了宋辽夏三角关系的微妙。1038年,元昊自立并率军侵宋,不久富弼上书论事,在力主讨伐西夏的同时,指出西夏通过联姻与辽保持密切关系,他们极有可能形成掎角之势,共同侵伐大宋,或者互为声势,或者借助对方军队,如果形成这样的局面,那大宋的麻烦可就大了。他多次提醒朝廷,必须避免两面作战,那样的话,“即国用人力如何支吾其间?”所以决“不可使至于此极也”,凡涉及辽、夏的外交活动,他都以此为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1042年,富弼担心的问题终于出现了。辽国大兵压境,与西夏形成掎角之势,大宋顿时危急。富弼受命奔走于辽宋之间,他的任务,是化解与辽国发生战争的危险,并尽量降低代价。他投入全部的身心从事这项工作,在那样的条件下,可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最终商谈增加岁币数额的时候,谙熟宋辽夏三角关系的富弼,不动声色地把西夏“磨”了进去。

  辽国引火烧身

  从效果看,富弼出使辽国十分成功。他透彻的分析,令辽兴宗打消了举兵南侵的念头,漫天的战争阴云消散。由于双方交涉深入务实,和约订立后,产生了很强的约束力。数十年后,苏轼所撰《富郑公神道碑》说:“增币二十万,而契丹平。北方无事,盖又四十八年矣。契丹君臣至今诵其语,守其约不忍败者,以其心晓然,知通好用兵利害之所在也。”

15-150H2152403550_副本.jpg

网络配图

  “增币二十万”,这是当时双方谈判的结果。与澶渊之盟一样,这次“熙宁增币”历来也聚讼不已,花钱买和平,宋朝这一特有的现象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许永远是见仁见智的话题。

  按照宋朝史料记载,在大致商量好这个价码后,富弼附带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为后来很多事打下了伏笔。在签订盟约前,富弼和副使张茂实手拿两份国书、三份誓书,来跟负责接待的辽国大臣说话,辽大臣很奇怪:怎么用得了这么多份?富弼答道:我们是做了多手准备。联姻的事谈成的话,就需要以姻事盟誓;如果贵国能令西夏停战,那岁入金帛增20万,这需要一套国书、誓书;如果贵国不能约束西夏,那岁增10万,就是另一套文件了。所以我们准备了国书二,誓书三。

  这并不是讨价还价的策略,而是富弼的激将法。双方已基本谈好价码,再拦腰砍一刀,20万减成10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富弼附带的这个条件,在辽兴宗看来根本不算个事,哪里值得了10万?

  党项首领元昊的家族与辽世代联姻,以此结成同盟关系。辽国强大,党项较弱,因此辽国一向占有主导地位。元昊建立西夏后,与大宋交战不已,更要仰仗辽国,在辽兴宗面前装孙子,献贡献宝。因此,说到约束西夏,兴宗自感小事一桩,不假思索就与宋朝订立了盟约。

  但辽兴宗对三角关系微妙性的了解,真的远远不如富弼。

  元昊装孙子,献贡献宝,都是为了利用辽国力量,与之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宋朝。如今西夏与宋朝掐得死去活来,损失极为惨重,好处还没捞着;而辽国利用这个机会捞了一大笔好处,并单方面与宋订立和约,把盟友西夏撂在一边不管。元昊正气不打一处来,辽兴宗派同知析津府事耶律敌烈、枢密院都承旨王惟吉前往西夏,谕令元昊与宋讲和。元昊满腔怒火爆发,怒斥辽国使者,两国从此交恶。

  辽国境内有不少党项部族,两国友好时,这不是什么问题。当元昊对辽国满腹怨言,无处发泄时,就开始招诱这些部落归降,辽夏边境失去了平静,小骚扰、小冲突不断。辽国为此筑了威塞城镇守边疆。辽夏同盟关系破裂,双边关系不断激化,潜藏着更大的冲突。

  宋辽和谈成功四五个月后,西夏元昊派遣使者到宋朝请和。有人认为,是连年战争让西夏撑不住了,损失惨重、国力衰弱,无力支持下去。但宋夏打了三四年都没有停战迹象,偏偏在宋辽和谈后不久请和,说明三国关系微妙的变化,对西夏有着更深刻的影响。

  不久,富弼出任枢密副使,在外交事务上发挥了更大作用。他对三国关系的透彻了解,对外交事务的恰当处理,使宋与辽、与西夏出现了长期的和平,也使宋在三国关系中占到主动地位。

  助宋走出战争泥潭

  枢密副使的职位,是皇帝派人反复说服富弼接受的。这个职位级别高,地位重要,别人想都想不来,但富弼却拒绝了多次。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