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面塑爷爷”,用粘土捏出了一屋子的亚运吉祥物

2020-09-16 17:32:48 作者: 82岁“面塑

孙悟空、小龙人、葫芦娃……坐在条凳上,用多种颜色的面团捏,手工师傅只需要三五分钟就能捏出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各种形象。

家住杭州三墩的张其标老人,就是一个面塑师傅,他用面塑捏出了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组合。琮琮、莲莲、宸宸三小只在中国传统民间手艺的雕琢下,格外新奇。

他是亚运吉祥物形象征集最年长参与者

面塑,俗称“捏面人”,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张其标老人今年82岁,捏面人已经15年。

一走进他的家,就被桌上、柜子里摆放着的各种各样的吉祥物小面人儿吸引了。有三小只分开排列的,也有堆叠在一起拗造型的。

还有一组,三小只在草地上,面前还有一片盛开的花朵。张老说,这组作品是受到武林广场亚运倒计时装置的启发而做的,那组装置中,三个吉祥物就摆在一片花海上。

靠着他家阳台的一张长方桌,就是张老的工作台,上面摆着捏面人需要的所有工具。

“我做给你们看。”只见他拿起一包黄色的面团,掀开覆盖的薄膜,熟练地捏、搓、揉、掀,“做琮琮,要将面团分成四块,一块做头,一块做身体,一块做四肢,还有一块做装饰。”他一边说一边演示。

头和身体的大致形状出来后,他将面团插在一根竹签上。然后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很快,琮琮的轮廓就出来了。张老笑着说,做底座的泡沫板,是“拾荒”得来的,废物利用。

他拿出浅色的面团做成琮琮脸型,再把黑色的面团搓得细细的,用来做眼睛和嘴巴。“这个很重要,”张老说,“月牙型的眼睛和嘴巴,不是一贴就完了,还需要手按压出形状。面塑最好的工具就是手。”

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张老一直都很关心杭州亚运会的筹办工作。

2019年吉祥物征集活动,他是年龄最大的参与者。他手上,还有一本自制的历届亚运会吉祥物图册,专门拿去文印店做了封皮。

“应征的4633件作品中,有一件是我的。”虽然没有获奖,张老还是颇为自豪:“张文、杨毅弘这对年轻设计师设计的吉祥物真心不错,历届的亚运会吉祥物里头,我最喜欢我们杭州的这几个娃娃了。”

为教小朋友捏好吉祥物

他自制亚运会宣传材料

退休以后,每个暑假,张老都会去给社区和街道的小朋友上课。在家长圈中,也小有名气。

今年上课的内容,就是教孩子面塑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为此,他仔细研究了三个吉祥物的造型,不放过任何细节。

在张老的工作台上,放着三个大大的吉祥物平面面塑,每个约莫20公分宽。这是张老为了给学生上课准备的,面人成品不大,但吉祥物的细节很多,需要仔细讲解。

“你看,琮琮的头上,是良渚文化中有名的饕餮纹,造型很复杂;莲莲的头饰是以三潭印月为顶,以互联网造型作为荷叶的经络,不能做成宝塔的样子;至于宸宸,拱宸桥上的几条白线,面团要搓得很细,需要很大的耐心……”说起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张老仿佛在说自己的孩子。

从前捏面人,是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调色颜料、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制成各色面团。

“现在的材料比以前高级了,很轻,不粘手,也不脏。”张老说,给小朋友上课,他选了与面团相似的超轻粘土。

每次课前,他都会花时间为学生分配好相应吉祥物所需要的材料:“粘土碰到一起就会粘住,需要用薄膜把它们分开,这个工作有时候比做一个吉祥物花的时间还长。”

“小朋友手很灵光的,比我做得好咧。”

年轻时,张老在杭州大学(已并入浙江大学)化学系任教,后来教劳动体能课,也做过泥塑。“水稻、棉花、麦子,我都种过。后来又去进修花卉管理,白天搞种植,晚上学种花。”

张老说,他最拿手的是种水仙花。水仙花在种植前,球茎需要切割,养出来的水仙才能多花且花香浓郁。“切水仙花球茎的方式,和面塑有点儿像。”后来选择面塑,是因为这门手艺,比起泥塑雕琢起来更轻巧,材料也更易于获取。

“我了解过,小朋友喜欢琮琮比较多,我想,原因应该是琮琮的颜色代表丰收的颜色。”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