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生死抉择 改变了历史注定了悲剧

2021-02-17 23:09:46 作者: 韩信的生死抉

  但是,综合很多史料来看,那些人绝不能制约得住韩信。韩信之所以没有背叛刘邦,说到底是他没有当帝王的野心,他重感情,他感激刘邦,信任刘邦。

  反过来讲,这也说明,刘邦是善于打感情牌的。我在《简易经》里说过一句话叫: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爱。维系一个组织,当然需要制度,但光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制度只能在常规状态下起作用,非常状态下,还是要靠感情。前面讲了,项羽打荥阳时,纪信为了让刘邦脱身,宁可自己去死。留下守城的两员大将,城破之后,也都宁死也不投降项羽。这都不是制度能规定得了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嘛,以心换心,这正是儒家的管理思维。前面咱们讲过,儒家最高的品质是“仁”,仁就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意思。

  刘邦的感情牌不单纯是打给高级将领的,也打给下层的官兵。通鉴中写道:

  汉王下令:军士不幸死者,吏为衣衾[qīn]棺敛,转送其家。--《资治通鉴*汉纪二》

  意思就是,刘邦率先推行了烈士抚恤制度。这又是个制度问题,我没有专门的研究,估计在当时是其他诸侯想不到的,没有做的。刘邦做了,人性化,这事办得厚道,于是

  四方归心焉。--《资治通鉴*汉纪二》

  老百姓都乐意归附到刘邦手下了,得民心了,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的日子可就要到头了。

  公元前203年九月,项羽面对跟刘邦、韩信双线作战的局面,要坚持不住了。刘邦乘机又打出一张牌:霸王啊,您把我爹、我老婆还给我吧。

  项羽一拨拉脑袋,那不可能啊,没门啊。

  刘邦又说了:您只要把我爹、我老婆还给我,咱们就可以合谈。我现在有优势,我也不打了。咱们中分天下,以鸿沟为界,东边归你,西边归我。

  最后,项羽就答应了,把刘邦的老爸、老婆,都还给了刘邦。然后,引兵东归。

  对于项羽和刘邦的这个约定,以鸿沟为界,为楚河、汉界,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好像有问题。好像,这样弄,项羽太吃亏。鸿沟在荥阳东边呢,项羽凭什么要退回那么多啊,凭什么要放弃那么多啊。其实,我是这样理解的,史书不可能把那个谈判的过程写得太详细,也不可能把那个协议写得太详细。

  我想,我也是猜想啊,这个协议最终的达成,应当还是基于项羽在鸿门的那次分封天下。以鸿沟为界,项羽还是保留此前西楚国的七个郡。刘邦呢,大致还是关中,再多一点,其他的几个诸侯国的范围还都大致不变,也就是变个王、换个侯。整体上,还回到秦以前的格局。这可能是他们谈判的结果。

  当然,这不是咱这个节目的关注点啊,咱还是关注人物、故事、智慧、精神,不考据,更不翻案。

  接下来,刘邦也想按照合约的约定,带兵回关中。却被张良和陈平给拦住了:陛下,你还真想遵守协议啊。现在项羽的楚军兵疲食尽,此天亡之时也,您还不赶紧灭了他。他要是回去缓上一年半截的,又缓过劲儿来那可就又不好说了啊。正所谓:养虎自遗患也。后患无穷啊。

  于是,刘邦率领大军越过鸿沟,追击项羽。

  在固陵追上了项羽。结果怎么着?项羽反戈一击,又一次把刘邦打得大败。要不怎么说,刘邦是“常败哥”呢,到这时候了,他还打败仗呢。

  这里首先有一个问题,就是,项羽怎么到了固陵了呢,他的西楚国都不是在彭城吗?要是去彭城的话,肯定走不到固陵这里啊。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项羽的东路大军被龙且带领着,已经差不多全部覆灭了,不可能再去保彭城了。这时,他还有一个强大的南路军,一是淮河南边的原来黥布的地盘,再有就是他起家的江东。所以,项羽当然要往南路转移,然后,淮南是一道防线,长江又是一道防线。以后的历史中,凡南北战争,这一河、一江都是最主要的防线。

  另一个问题是,刘邦怎么又败了呢?为什么?因为韩信和彭越都没跟上来。刘邦本是约了他俩,一块合击项羽,结果这两人都没上来,没跟进。

  刘邦气坏了,又气又急啊,单凭他自己手下的兵力,还是打不过项羽啊。这不要命了吗:子房啊,怎么办呢?

  张良笑了:陛下,您别着急啊。他俩人就是想在这最后关头再拿您一把呗,彭越现在实际控制着魏地,可是,您也没给他封王。韩信呢?他虽然封王了,但那不是他跟您要的吗,好像名不正言不顺似的,而且,他家是淮阴的,属于楚地,所以,他心眼里是想当楚王。所以啊,您现在就别犹豫了,赶紧封彭越、韩信,一个魏王,一个楚王,魏国那一片都给彭越,楚国那一片都给韩信。提前把利益分配的合同订死了,让他俩把心放肚子里面,把有把的烧饼纂在手里。他们立马就得上来。因为,那就不是帮您打项羽了,那是帮他们自己了。

  刘邦一听:奶奶个球的,有道理,就这么办。

  结果,韩信、彭越真就带兵上来了。

  另外,刘邦还封了一个王,谁啊?黥布。封黥布为淮南王,这也没白封。咱刚才说了,项羽南路的重要力量,就是占领黥布的九江国的那支楚军。结果怎么着,那支楚军的将领起义了,背叛了项羽,迎回了黥布。这一下子,项羽南下的路堵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