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并没有减少人们对秦始皇陵的关注度,反而使人们更加好奇,连陪葬坑都这样气势磅礴的主墓葬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然而从发现至今已经几十年过去了,秦始皇陵却依然没有要打开的迹象,这又是为何呢?难道真的有传说中的诅咒么?
大家知道马王堆出土的漆器中有莲藕片的事情吗?当时出土的马王堆墓,由于没有对它进行到很好的保护,所以当藕片被发现的瞬间,它接触到空气之后就化成灰了,那可是灰飞烟灭啊!真的是只留下了渣渣,根本看不出它原来是藕片。经历了千年的藕片在被发现的时候,人们还对它拍了照,但是它现在留在这世界上的也就只剩这张照片了吧!马王堆墓中的各种漆器竹简丝绸画作,壁画上还有颜色就已经算是奇迹了。那些被发掘出来的竹简简直是分分钟碳化萎缩,连著名的帛画都开始暗沉脆裂。这些东西原本待在没有空气的地下,到了地面上,呼吸了个新鲜空气就气绝而亡了。它们简直就不是一般的脆弱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措施不够,技术不达标,保护能力不强,保护意识也太薄弱。在墓中竹简处于饱水状态,取出后迅速脱水,情况好的直接缩成小木棍,根本看不清字,情况坏的,直接碎成渣渣。一坨一坨的,你根本不知道它是竹简。银雀山汉墓刚出土竹简的时候保护不到位,好多都缩成了黑色的细线,一碰就碎了。竹简在修复过后必须永久储藏在灌满蒸馏水的密闭玻璃管中!马王堆汉墓中的女尸处理好之后也只能浸泡在防腐液体中才能得以保存。
所以在发掘古墓的时候,一定要对它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而最好的保护就是让它处于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里面,就算它被出土了,也不会化成灰。可是根据专家们对秦始皇陵的勘测,始皇陵至少有几十个故宫那么大,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那得搭多大的棚子才能把它完全遮住,还要保持密不透风,技术要求太高,实在是达不到,至少现在达不到。
秦始皇陵至今未完全打开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相传秦始皇陵中有无数奇珍异宝,我们只能待始皇陵完全打开的时候才能一睹始皇陵的风采了。
网络配图
秦国嬴政是秦庄襄王赢异人的儿子,他十三岁继承秦国王位,三十九岁横扫六国,统一了中国,在位时间一共是三十七年。他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用皇帝来表示统治者的人,也开创了皇帝自称为“朕”的叫法。另外,建立秦朝后,他还大力推行政治体制改革,为后来的汉唐盛世奠定了政治体制基础。为什么有人会将这位功高盖世的千古一帝纳入“暴君”的队伍呢?历史上嬴政到底做了什么暴君的罪行呢?
历史上秦始皇嬴政所做过的能够称之为暴行的大概就只有修筑长城和阿房宫以及焚书坑儒了。
先来看修筑长城和阿房宫。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就开始派最为信任的大将蒙恬负责长城的修筑之事。长城是一项巨大的军事工程,它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这应该算得上是一座具有万世之功的建筑成果。秦始皇修建了长城之后,面对北方的进犯的时候,所承受的压力大大减小了。而且在世界的建筑史上,长城也是一项世纪工程。在政治和军事上,长城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许多人都没有办法说长城是没用的。然而对于修筑长城抱有微词的是来自民间的声音,这些声音很大一部分就来自大受秦始皇打击的其他学术门派,首当其冲的就是儒家,还有就是被征去修长城的劳动力的家庭。
儒家对秦朝实行的法治思想有很大的抵触心理,再加上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这些儒家学子大多是落魄了的贵族,在分封制的时代里,他们可以得到一定的利益,所以他们才推崇分封反对郡县。他们躲在民间,肆意散播秦始皇的坏话,抨击秦始皇的政治,搞得秦始皇推行的政策实施起来的难度大大提高。而秦朝法律奉行的是连坐法,这些儒生躲在老百姓中间挑起朝廷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官兵要来了的时候,他们跑得比谁都还要快。遭殃的就是这些无辜的老百姓。因为要按照律法办事,所以即使知道你没有罪,也不得不对你进行处置。当时有很多百姓就是这样才被连累的。
网络配图
不过当时秦朝的徭役重,这是事实。但是哪一朝哪一代君主上位后,不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不想好好的享受一番。人家欧洲那边还要修城堡呢!再说了,长城是军事工程,修建它的最终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打胜仗么?打了败仗受苦受难的人难道不是老百姓么?徭役繁重只是因为工时紧张,秦始皇进取心太快而已。毕竟秦始皇在在位的三十七年的时间里能够完成后面两千多年才能完成的任务,不是激进是什么!他只是缺少时间过渡而已。
汉朝在建国后就吸取了秦朝的教训,虽然他们也认为郡县制好,但是现阶段还不是实行郡县制的好时机,于是他们就轮回了分封制,所以国家还算比较安定,平安度过了过渡时期。到了汉武帝的时候,他觉得时机已到,于是在推恩令前后搞了一大堆的新政,这些新政和秦始皇时期的新政没什么不同。所以,不要再继续诋毁我们这位无辜的帝王了。
汉武帝时期的儒生,我们看到因为董仲舒受到武帝的重用,儒生在国家的地位也最高,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于是不像秦朝的时候那样恐慌,用极端的手段反抗政治变革。可是他们还是忘不了秦朝时候的“焚书坑儒”事件,所以才会时不时的说几句秦始皇的坏话,编造一些关于秦始皇的恶意的言论。著名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说不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