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不好好做官?要辞官风餐露宿周游列国?

2022-09-04 05:01:44 作者: 孔子为什么不

  孔子为什么不好好做官?要辞官风餐露宿周游列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孔子原本在鲁国当官,他20岁时便想走上仕途之路,而孔子早年是从一名仓库管理员开始做起。后来孔子经常表达一些自己对治理国家的见解,慢慢有了名声,30岁时结识了齐景公,还与他讨论天下大事。那孔子后来为什么要离开鲁国,选择周游列国呢?当时齐国给季桓子送了80名美女,季桓子因此沉迷歌舞,孔子倍感失望,此后孔子和季氏逐渐出现不和。孔子明白自己的处境,便主动辞官开启了自己另一段旅程。

image.png

  如果没有阳虎,也许孔子根本就没机会执掌鲁国国政。

  公元前505年6月,鲁国执政卿季孙如意去世。

  在季孙如意生前,最为倚重的家臣就是阳虎。季孙如意一死,阳虎立刻就成为季孙家族中权势最大之人。为控制季孙氏家族,阳虎在9月强行囚禁了季孙如意之子季孙斯及堂兄弟公父文伯,驱逐了季孙氏家臣仲怀梁,还杀死了季孙氏族人公何藐!在阳虎强势威胁之下,季孙斯不得不将家政大权交了出来。随后,阳虎又将公父文伯和公孙斯弟弟秦遄(chuán)驱逐出了鲁国!

  在控制了季孙斯后,利用季孙氏家族的强大势力,阳虎又进一步篡得了鲁国国政。

  到了公元前502年10月,阳虎又与季孙氏、叔孙氏两大家族中的失意者合谋,计划杀死“三桓”家族家主,由自己及同伙取而代之。然而,就在阴谋即将实施时,季孙斯机灵地说服了一位季孙氏家臣,驾车将他送入了孟孙氏领地。在孟孙氏的强势反击下,阳虎党徒无法坚持,被迫逃出了曲阜。公元前501年6月,阳虎最终还是被鲁人赶出了鲁国。

  阳虎虽然已被驱逐,但鲁国国政差点被阳虎窃取的事实,让“三桓”家族丢尽了脸面。趁“三桓”家族在鲁国失去了威信,鲁定公趁机提拔孔子为司寇,当上了执政卿。

  鲁定公这时提拔孔子,其实也是为了稳固自身地位。

  “三桓”长期霸占鲁国政坛,让公室已数代国君被边缘化。鲁定公之兄鲁昭公就因与季孙氏争权,被“三桓”联手赶出鲁国,委屈地死在了晋国。那段时间里,季孙如意代行摄政,俨然就是鲁国国君!虽然在鲁昭公死后,季孙如意又立昭公之弟为君、退居臣位,但对鲁昭公的丧礼却百般刁难,让人看了不胜唏嘘。

image.png

  孔夫子在鲁国办私学,长期招收弟子,连孟孙氏家主孟懿子及其弟南宫敬叔都是孔门弟子,威望甚高。鲁定公提拔孔夫子为卿士,也是看中了他忠君思想,希望借他的声望来压制三桓,扭转公室的颓势。

  阳虎之乱平定以后,鲁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因为晋卿集体堕落,导致诸侯纷纷背叛了晋国。这时齐景公抓住时机,与卫灵公密切配合,多次对晋国发动了袭击,显得异常强势。齐国的强势,对鲁国而言并非是好事。历史上,鲁国被齐国欺负了太久,两国之间积怨太多。但此时,齐景公正在向晋国霸权发起挑战,迫切需要更多的盟友加入。因此,齐景公也希望能尽快与鲁国达成和解。

  鲁国刚经历阳虎之乱,当然就更加盼望与齐国结束敌对状态。

  于是,在公元前500年春,鲁定公和齐景公在夹谷(今山东莱芜的夹谷峪)会见,准备结盟。两国国君这次会盟时,却是由孔夫子相礼。春秋时,对相礼之人的选择极其重视。凡是为国君作相礼之人,必定是卿士。鲁国则更加慎重:自鲁僖公后,给国君做相礼之人,都是三桓担任;而三桓不但是公族,还都是卿士。既然孔夫子能为鲁定公作相礼,说明他在这时已成为卿士。

  就在两君见面之时,齐景公身边大臣犁弥却突然建议道:“孔丘虽然知礼却无勇,如能派莱人去劫持鲁侯,必可成功!”齐景公同意了。

  可孔夫子一见到士兵出现,立刻护着鲁定公退下,大喝道:“鲁国勇士,拿武器冲上去!两君会盟,东夷俘虏却持兵器扰乱会场,这不是齐侯待诸侯之道。偏远之人不能图谋中原,蛮夷不能乱华,俘虏不能侵犯盟会,武器不能强逼友好——这对神不吉祥,于德是背弃道义,对人是失礼,齐侯必定不会如此!”

  被孔夫子这么指桑骂槐地说了一通,齐景公大为惭愧,不得不命莱人退下了。

  正式盟誓时,齐人又在盟书上加了一句话:“齐国军队出境,而鲁国不以甲车三百乘跟随,有如此盟!”鲁国号称千乘之国,三百乘就是其兵力的三分之一,倒也不算多。但关键在于,齐景公要求鲁国无条件跟随齐国出军,这是鲁国人所不能接受的。孔子见了,让兹无还作揖后答道:“齐国不归还我国汶阳之田,而让我们听从齐国命令,也如此盟!”汶阳之田原本就是鲁地,两国为了这块土地已争夺了多次。借此机会,鲁国又以汶阳之田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齐景公自然也是不好反驳,只得答应了鲁人。

image.png

  盟会完成后,齐景公还准备设享礼招待鲁定公,但孔夫子担心再节外生枝,便委婉地对齐景公宠臣梁丘据拒绝道:“齐鲁之间的典故,您怎么不知道呢?结盟大事已毕,又要设享礼,这就是劳烦执事了。在野外享礼,违背礼法,名声不好听。您为什么不早点考虑这些事情呢?享礼,是用来昭明美德的;如果美德不能昭显,还不如不做。”齐景公听了这番话,也就不再强留鲁人,直接送鲁定公等人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孔子不亢不卑的举动,终于赢得了齐景公的尊重。

  盟会结束后,齐景公立刻派人将郓(今山东郓城东)、讙(今山东宁阳西北)、龟阴(今山东新泰西南)三处汶阳之田归还给了鲁国。

  夹谷之会,孔子临危不惧,不但破坏了齐国阴谋,还为鲁国讨回了汶阳之田,堪称鲁、齐外交史上难得的一次成功。作为执政卿,孔夫子第一次国际亮相极其完美,让鲁国上下都极为佩服。为表彰孔子功绩,鲁国还修筑了一谢城(今山东宁阳东)来纪念这次会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