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市值超中石化 中芯国际获国家队加持背后的故事

2020-07-16 16:35:10 作者: 开盘市值超中

7月16日,中国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中芯国际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交易。政府、券商、投资者皆在这场狂欢中扮演了各自应有的角色,一路火速批准到获得566倍认购,都已经预示这是A股十年难遇的IPO狂欢。

根据发行价计算,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中芯国际新发行股本扩大至19.38亿股,融资规模最多532亿元,即使不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其至少募资463亿元。这是A股近十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IPO,上一次达到该级别是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募资685亿元。

7月16日上午9时30分,中芯国际开盘价为每股95元,远高于发行价每股27.46元,涨幅为245.96%。开盘后,股价有所回落,下跌至每股90元以下。与此同时,中芯国际港交所以39.3港元开盘,上涨2.21%,但随后一度下跌超过14%。

截至记者发稿时,根据同花顺数据,中芯国际总市值为6283亿元人民币,在A股中排名第11。贵州茅台仍以20905亿元人民币排名第一,中芯国际市值仅次于中石油的8273亿,已超过中石化的4915亿。

过去四十五天,中芯国际经历了一系列涨价过程。6月1日提交申请时,中芯国际原计划募资200亿元,发行16.86亿股新股,计算可得每股11.86元。这一价格与中芯国际5个月前的股价接近。

随着市场热捧,原定估值偏于保守,随着询价过程中投资者的抬价,中芯国际最终定价涨幅超过了60%。与此同时,中芯国际港股从6月1日收盘价的每股18.18港元开始上涨,至7月15日收盘,涨幅为111.50%。

推动上涨的原因,多个受访对象认为,中芯国际处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关键的代工制造环节,虽然与台积电等一线大厂仍有差距,但其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够提供14纳米工艺的代工厂。尤其是在全球贸易变化、中美两个大国科技博弈之下,中芯国际决定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先进制造领域的机会。

A股闪电过会背后:国产芯片概念逐步升温

2000年4月,52岁的张汝京北上再次创业。张汝京是半导体产业公认的“建厂高手”,曾在德州仪器工作二十多年。这使得他凭借业内名气和成功经验迅速聚拢了人才和资金,高盛、华登、汉鼎和祥峰等多家机构选择投资中芯国际。

高手指挥下,中芯国际快速发展,从打下第一根桩到工厂开始投片试生产,仅用了一年零一个月。建厂的那几年恰逢互联网破裂后的半导体产业低潮期,中芯国际大量购入低价二手设备,并且以低价换股的方式买下了经营不善的天津摩托罗拉工厂。到2003年,中芯国际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代工厂,生产工艺与台积电相同。

2004年,该公司即在美国和中国香港实现两地上市。以每股2.69港元、每ADR17美元的定价,发行了约51.52亿股新股,募得资金139亿港元。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厂房得以扩建和扩大产能。但与台积电的纠纷,导致后者曾先后两次在美国起诉中芯国际侵犯专利和窃取商业机密。这场官司直到2009年11月才达成和解,除了赔款,还有出让股权。台积电成为第三大股东,而张汝京以个人原因离职。

中芯国际随后更关注成本、谨慎扩张,虽然公司实现了盈利,但对新技术的研发和新产线的布局远远落后。2015年,中芯国际实现了28纳米量产,而此时已经比台积电落后了四年。这一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以下简称“大基金”)入股,成为第二大股东,中芯国际才在次年得以加速生产,同时招揽人才冲向14纳米。

中芯国际宣布美股退市时,其美股市值为5.55亿美元,而当时港股市值为425亿港元。一位前机构投资者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对于并非先进技术的代工模式并不认可,而中芯国际真正被投资者接受是在国产芯片概念产生后,政策的倾斜令这个行业开始升温。

2020年7月6日,中芯国际网上路演中,此次IPO主承销商海通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姜诚君透露,中芯国际从2017年就已开始论证分拆上市事宜,经过三年才实现在A股IPO。在这三年中,2019年6月,中芯国际因ADR交易量有限、维持上市要付出大量行政负担和成本等为由,选择退市,进行场外交易。7月,科创板开锣,中芯国际因符合科创板的整体调性,成为被吸纳的重点对象。

不过,中芯国际仅有700亿元上下的市值导致此前披露的标准难以对应。但政策加持早已布局。2018年3月,中国证监会出台了“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开始吸引海外上市红筹股,并且针对为“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企业进一步降低了市值门槛。

中芯国际立即就此并结合《科创板上市规则》修订了《公司章程》《内部审计章程》,并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治理制度,使得其不低于境内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并且,最终中芯国际选择了“市值2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降配”标准。除了海通证券和中金公司担当联席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以外,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国开证券,以及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均位列联席主承销商。

此前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的多数分析师普遍认为,在科创板上市,有利于中芯国际估值回归至合理区间。并且,凭借稀缺性、科技核心资产的重要性,中芯国际将在A股****得到应有的估值体现。

战略配售吸引半导体“国家队”聚集,针对短板投入

中芯国际战略配售了IPO新发行的43.48%,由众多机构瓜分。在这背后,既有13家中央一级国有资本投资机构,也有9家地方国有资本投资平台,还有15家产业链公司、2家民营企业,以及2家国际投资机构。上述前机构投资者表示,国家队的出马令这场盛宴更为人所关注,也代表了国家对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重视。

半导体产业一向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当初会产生产业链分工也是因为对一家企业而言,既要投入研发设计,又要投入生产,整体投资规模甚大。此前,日韩两国半导体产业赶超美国的过程,也是依靠了政府长期投资,并且拉动社会资本的模式。这一次战略配售,认购金额最大的是大基金二期,达到了35亿元。不仅如此,中芯国际新项目落地也开始采用合资公司的方式,除了公司出资的50%,大基金和项目落地的地**府也开始出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