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 (通讯员 宋严 记者 江跃中)如今,居住在管弄路251弄小区的居民再也不用担心楼道“飞线党”给安全带来的隐患。只需扫码支付1元或者到物业办理充值卡,居民即可使用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安全充电4小时,而且24小时都可使用。
图说:“微改造”后的小区“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普陀公安分局供图(下同)
这既便利又安全的社区“微改造”,源于半年前小区社区民警的一次消防检查。普陀公安分局石泉路社区民警牛宏良发现,每到下班时间,每栋居民楼的一楼楼道总挤满了形形色色的电动自行车,一根根电线“从天而降”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存在极大的消防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为此,老牛曾一家家上门做工作宣传,也作出过一些处罚,但效果甚微。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始终是居民生活的“硬核”问题,不能总想着“堵”,还要会“疏”。
图说:“微改造”前小区楼道内存在消防隐患。
通过网络查阅资料,老牛发现不少小区都在非机动车棚内安装了“智能充电桩”,可是251弄小区年代已久,没有那么大的非机动车棚可以改造。要安装“智能充电桩”,必须在小区内规划另外一块区域。为了找这块空地,老牛动足了脑筋,经过与居委、物业和业委会多次商议,最终在征得居民同意后,对小区内的一块废地进行改造,并在此之上安装了8组“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可供29辆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充电接口具有过电、防水保护功能,并配套设有消防、监控设施,极大便利了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也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小小的“改造”赢得了小区居民的一致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