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内百名科研人员离职,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正常流动

2020-07-19 11:32:31 作者: 一年内百名科
换位思考,科研人员并非不爱国,相反国家应该尊重科研人员的诉求,勇于创新,鼓励创新,国家才能激发科研人员的热情。
对于科研人员集体出走事件,具体的原因**还在调查中,不做评论,但是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
1、国家机构要尊重科研人员等高知识分子,相信几十名科研人员不会仅仅因为换保安的事情就放弃已有的一切,集体出走。

2、知识分子也要以大局为重,在个人得失面前以整体为重,当前中美冲突不断升级,周边不稳定因素在急剧增加,作为中国科学界的核心,必须要强调科技有国界,保守机密!
延伸阅读:

前述工作人员透露,这90多名科研人员确实是被挖走的,但离职属于正常人员流动。

同日,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告诉澎湃新闻,离职发生在上个月,具体离职原因等其他相关情况不知情。

16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90多名科研人员离职。报道引用一名内部人士的表述称,离职人员集中于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其中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并拥有事业编制。时间均在今年年内,离职原因似与待遇并无直接关联。

前述人事处的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证实,90多名科研人员出走的消息属实,但前述媒体报道,部分夸大事实,“事实胜于雄辩”。

核安全所官网显示,吴宜灿是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负责研究所战略规划工作。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吴宜灿研究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6日,澎湃新闻多次致电中国科学院相关职能部门,截至目前,暂未获得有效回应。

核安全所官网信息称,该所是面向核安全与先进核技术相关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的创新型研究所,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安全技术基础研究基地、核能安全专业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中心、核电站及其它核设施安全技术综合支持平台及第三方评价机构。研究所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学岛上。核安全所在IAEA及ITER国际合作计划、国家“973”/“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项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重大项目牵引支持下,始终追求“从源头确保核安全”的理念,深度交融“研、学、产”,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等20余项省**以上科技奖励,还获欧洲聚变核能创新奖和美国核学会杰出成就奖、国际聚变核技术杰出贡献奖等国际奖励。

据悉:目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实质上已经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融合,研究院所培养硕士博士生均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颁发学位证书。

文章来自生命科学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