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汾县饭店坍塌事故:一场农村寿宴上的悲剧

2020-09-01 14:37:21 作者: 山西襄汾县饭

8月29日上午9点40分,山西临汾襄汾县陶寺乡陈庄村一饭店在村民举办寿宴时发生坍塌,导致29人遇难,7人重伤。根据本刊对村民和结构工程专家的采访,该饭店为农村自建房,经多次改建,存在多处不符合现行规定的建筑结构。对自建房安全性能的常年忽视,当地人“御用”的宴会大厅,以及恰于此时上演的寿宴习俗,酿成一场悲剧。

记者|郜超 董冀宁

塌陷

8月29日上午,王顺(化名)正和老伴一起参加同村寿星小毛的八十岁寿宴。赴宴的夫妻俩也已有八十多岁,早上7点多从安李村出发,走两公里路来到北边陈庄村的聚仙饭店。上午8点左右,按照习俗,在饭店宴会厅里吃一碗寿面,随个二三十块的份子钱。老夫妻俩随后到酒店北边的空地上,十几个人一起,看同乡唱梆子戏。

上午9点40分,午宴还没开始,在外听戏的王顺突然听见聚仙饭店传来“轰轰”两声巨响,他转过头看去,“就像一阵飓风一样,房子从东面先下来,然后带着西面,哗啦一下全下来了。”

“不唱了,不唱了!先救人。”这是王顺在楼塌后听见的第一句话。最先参与救援的就是附近的村民,除了目击者,村里还通过广播喊了人,人们带着铁锹和撬棍赶到现场,撬起水泥板,一些在一楼或者靠近门口的人因此获救。郭丁丑是陶寺乡的一个电器师傅,年纪六十出头,因为跑业务,对乡里熟识。他告诉本刊,在11点左右救援队封场以前,自己已经拉出来了七八个老乡。看到有老人脸上被钢筋划出一道血口,心里不是滋味,“都认识,但是当时我管不了这么多,只想着救人。”

救援现场(图|人民视觉)

事发的陈庄村、寿星所在的安李村,同属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位于县城以东十几公里,市区以南。聚仙饭店位于陶寺乡的一条主干道东段,对面就是陶寺派出所。向西,乡政府、中小学、邮政均设于这条街,也有肥料、电器等商店。不过,这条主干道其实也只是农村一条新修的马路,两侧建筑清一色是一层的平房,平房背后就是广阔的农田。

“我们这里就是典型的山西农村”,贾吉(化名)是安李村人,在陶寺乡那条繁华的道路上开蛋糕店,他告诉本刊,聚仙饭店在20多年以前就开办了,口味好,价格实惠,一桌160元,宴会厅能摆二三十桌,算上南北的厢房,能放上40桌,因此村民办喜事专找这家;如果单独宴请,就去县城高档的酒店,不会在这里吃了,所以此处也只办大宴。据报道,事发的前一天,聚仙饭店刚举办一场百人宴会,为村里一家人的孩子举行12岁的生日宴会。几天前,贾吉也在这里为女儿操办婚礼。

“所以说好好的饭店,怎么就塌了呢?”贾吉没去赴宴,刚听到消息时还不敢相信。而赴宴的王顺也说不上来,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据他回忆,当天早上8点前后,村民都在饭店领寿面,估计能有上百人在屋内,宴会厅一共摆了二十五六桌,如果塌陷发生在早上或中午,后果更不堪设想。上午9点多,陈庄村附近过来吃寿面的人回去了,安李村早到的赴宴者,一部分在外听戏,逃过一劫。

在襄汾县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工作的王瑶(化名)告诉本刊,山西农村本来就以民俗、仪轨纷繁多样而闻名,这里距离号称华夏之始的洪洞县只有50公里。“一个人从出生、满月、周岁,到十二岁圆锁,再到考学、婚姻、生子、过寿,几乎都是要办席。”他说,对于过寿的人,毫无疑问,八十大寿是最重要的一场。大席讲究要办流水席,从一早的面条开始,再到午、晚两顿饭,中间不能断,比如说早晨的面条要多做几碗,或者是炸些馓子、油条,再熬上一锅粥放在那里,什么时候有人进来得有吃的。直到饭店塌陷,打断了农村喜庆的日子。

救援之难

王睿(化名)是山西一家民间救援机构临汾分队的负责人,29日上午10点多,他在救援群里得到消息,随即点了十几位队员从临汾市区赶往陈庄村。他们参与过去年临汾乡宁县发生过山体滑坡掩埋乡卫生院的搜救,“觉得应该可以帮得上忙”。

与此同时,据当地应急管理部门通报,包括太原、运城周边县市的近百名救援队员携带救援及急救工具陆续赶到现场。

然而,对于被掩埋更深的人,王睿和队员们刚到时,没了头绪——根据他的描述,现场就像是地震过一样,二楼几百平米的彩钢板像锅盖一样盖在支离破碎的废墟上,下面是每块上百公斤重的预制板。他举例,美国的城市搜救队每到达一栋倒塌建筑时,是先和住房管理局联系,调阅出这栋建筑完整的结构图,但现场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

救援现场(图|人民视觉)

彩钢板看似可以随意切割,上百公斤的预制板看似可以合几人之力搬运,但是想到底下压着的是活生生的人,王睿说,每个人的脚步都会更谨慎。附近村民的描述则更让他感到心惊——“他们说坍塌的原因是房梁垮了,两边的预制板掉了下来,这意味着下面已经失去了基本的承重结构。”

因为现场条件复杂,大多数民间救援队在救援装备与技术水平上与消防队伍仍有差距,所以在现场指挥部的调度下,民间救援力量主要负责后勤保障以及救援通道打通与结构加固的工作,而消防和武警队伍负责进去救人。

天龙救援队翼城分队被安排由东向西打通并加固一条救援通道。队员董烨(化名)告诉本刊,东侧是厨房区域,因为空间小,所以支撑相对完整,是相对安全的区域。而消防力量集中的西侧宴会厅,大量的预制板整体坍塌,那里也是受困人员最密集的区域。

救援的基本思路不是把表面的预制板一层层扒开,而是救援人员携带电镐、切割机等小型设备,尝试建立几个救援通道钻进去,发现受困者后再实施破拆,“尽可能减少对整个救援的影响。”董烨说,“有时为了抢时间,也有三四个救援队员用背和肩一抗,把被困者从预制板下面抢出来的。”

救援进展得并不顺利。现场的不稳定性无法容纳过多救援队员同时进入,董烨印象里他参与救援的一位青年,十几个救援队员打通了一条救援通道,“他意识很清晰,对话之类的都没有问题,就是脚被压着,我们已经到了伸手可能就能碰到他的位置上,但是为了避免人员过多让受困者恐慌,最终只留下两位消防人员,用了半小时左右完成了最终破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