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人才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优势作用

2020-09-08 17:03:29 作者: 让科技人才在

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南京大学长江产经智库特约研究员、教授 姜彩楼

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持续深化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

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绿色消费意识的兴起,中国迅速崛起的高端市场为新一轮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终端拉力”。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成为全球第二大的数字经济大国。2020年,我国不断加大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投入,并启动了6G研发工作,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是,中国产业发展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核心技术不强、核心领域受制于人的情况仍然很突出,难以保证产业安全和技术安全,且由于国内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国内高端市场往往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竞争的舞台。如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芯片”断供,以及将华为等高科技企业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使得中国信息产业面临“卡脖子”的窘境。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在性能上已经接近甚至超越国际同级别芯片,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支持,在美国的制裁下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再如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但是原创专利数量远低于日本和美国,在电控技术等关键领域的专利甚至大量来自于外籍申请人。核心技术的缺乏造成中国新能源汽车在高端市场上缺乏竞争力。2019年,全球销量最高的特斯拉Model 3车型在中国售价为29.18-41.98万元,而销量第二的北汽EU系列售价仅为12.98万元,二者市场定位差距明显。

随着贸易单边主义上行,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脱钩化倾向明显,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突破关键核心,加大数字经济生态、数字经济配套设施建设,系统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进程;另一方面,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要充分发挥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优势。不过,无论是哪一方面,未来的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人工智能(AI)技术、合成生物学、石墨烯等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和引领社会发展,未来战略性科技领域在不断发展和演化,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高。

我国科技人才大多出自科研院所和高校,由市场催生的科技人才相对较少。国家对科研院所、高校战略科技人才缺乏市场化引导,没有建立很好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培养制度。对此,要进一步让高精尖科技人才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优势作用,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要进一步加强对未来引领性技术的预见和人才培养工作,以重大研究团队建设为抓手,加强战略科技人才培养。加强对未来战略科技的预见工作,能够强化科技开创未来的战略意识,抢占技术创新前沿,在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我国企业不能再一味地跟踪国外技术,需要面向未来的科技发展,面向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对未来引领性技术的预见和人才培养工作,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有力推动者。

要加强面向市场化的科技人才培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享科技人才。不断加强基础人才的培养工作,高等教育大发展要紧密围绕未来科技发展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为未来科技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金字塔”塔基。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工作,在“双一流”学科的部署下,加强与国际名校、名师和名实验室的合作与交流,提升科技人才“走出去、引进来”的质量。

要建立健全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通过科技评价改革,突出实绩和贡献的市场化评价导向。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激励措施,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不断扩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范围,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力度,提高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健全社会化市场化人才服务体系,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公平竞争、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