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继承曹操魏王仅数月的曹丕终于向他梦寐以求的皇位发起了最后一步的行动,那就是让刘协将皇位禅让于他。最终在同年12月10日刘协被迫在许都将大汉皇位禅让于曹丕,随即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改国号大汉为大魏,改年号延康为黄初。
但是曹丕虽逼迫刘协退位,不过对于刘协却还算是善待。先是被封为山阳公,食邑万户。后又允许刘协在面君和奏事之时不必下跪和称臣,更是可以在山阳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而后献帝在封地内可无限制的活动,曹丕几乎不予限制。就这样献帝在山阳安安稳稳地度过了14年时光,直至终老而死,享年54岁。而在献帝去世后,大魏的君主曹叡更是亲率文武百官亲自前往山阳哭祭,而后又将献帝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并追谥号为孝献皇帝。可以说献帝退位后的待遇几乎是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最好的,他善终的结局也是所有亡国之君最好的。
而就是如此,很多人都不明白曹丕为何会如此善待于献帝呢?作为夺走刘协皇位的曹丕为何会如此放心于他呢?这里我就试着以我自己的见解来解释为什么曹丕会如此善待刘协。
其一、杀污名不杀扬名。众所周知历朝历代靠杀皇帝来登上帝位的名声都不好,如朱温和司马氏等,可以说只要你敢杀你在后世的史书上基本就是遗臭万年啦,毕竟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想这种弑君夺位的事情流行于世,所以绝对是大力阻止的。而如果你不杀却是善待那些亡国之君的话,虽然你的名声也不是会很少,但至少会在后世落个仁义之君的名声,如赵匡胤等,而且在当时也会有很多人都会说你这个皇帝心胸宽广,是位仁君,毕竟你对待一个前朝的君主都能如此仁义,那么对待我们这些臣民肯定也不不会太差。
况且最重要的是在当时献帝对于曹丕已然无任何的威胁,献帝的那些誓死追随的忠臣们早已在曹操的时候被诛杀殆尽。而且最重要的是献帝从一登基就是傀儡皇帝,他没有任何的实权,而在当时整个许都几乎都是曹家的臣子,你说就这样的献帝有何威胁呢?所以此时的曹丕根本就没必要杀了献帝,这样反而会让自己在后世落个污名,而如果不杀反而会让自己有个好名声,让当时还对大汉有心的那些臣子能够感恩戴德,这样到底如何难道不好选择吗?
其二、顾念亲情。熟悉三国史的都知道曹操先后有三个女儿嫁给了献帝,其中曹节更是献帝的皇后,那么严格意义上来说献帝还是曹丕的妹夫。而曹丕与自己的三个妹妹关系都还不错,如此如果曹丕杀掉了献帝,那么他的三个妹妹无疑就会成了寡妇,就这样难免他的那些妹妹不会到他那里哭诉吧。再者上面已经说了,献帝本来对曹丕已无任何威胁,再加上杀了献帝还会让自己的妹妹们守活寡,那么自然而热曹丕就更加不会杀了献帝啦。
其三、登基未稳,杀献帝则会让那些还对大汉有心的臣子彻底寒心,亦或朝堂会出现动荡。两汉已立国四百余年,可以说他的统治早已深入那些士族和读书人的心。而这个根深蒂固的思想远非是曹操这四十余年能够消除的,毕竟大汉已过百年,而曹操只是数十年。那么作为大汉的君主献帝在那些还对大汉有心的臣子中还是有分量的,虽然他们知道曹丕代汉已成必然,但是他们还是希望大汉的血统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他们不希望献帝死。
同时在当时曹丕刚登基不久,天下还是三分,朝堂还是不稳。可以说如果此时曹丕杀掉献帝,虽不会产生太大的骚动,但是注定会让那些忠于大汉的士族们寒心的,而如此则势必会影响大魏日后的统治,因为此时的他虽能牢牢掌控着大魏的朝廷大权,但谁也不能保证日后的子孙是否能够掌控,而如果他不能掌控,士族又不真心实意帝王辅佐着曹家,那么曹家势必会步入献帝的后尘。可以说曹丕也会害怕自己如果杀掉献帝,后世之人也会学着对待自己的子孙后代。
可以说就是以上的几点重要的原因最终让献帝享受到了历代亡国之君都未曾真正享受到的待遇,并得到了善终。当然以上只是一些重要的原因,其他的比如曹丕不喜杀戮等,这些我就不一一说明了,可以说如果没有以上的几个原因,就算曹丕再不喜欢杀戮,献帝也必死无疑。只能说献帝的前半生的命运虽有点悲剧,但后半生却过得比大多的亡国之君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