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据媒体报道,福建吉钓岛,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进出全靠渡船。57岁的王锦萍是岛上唯一一名医生,已坚守了34年。她曾接生过200多个新生儿,岛上居民该吃什么药、对什么药过敏,她了如指掌。尽管儿女都已离岛进城,她依然坚守,“如果身体允许,我会继续留在岛上,为村民服务。”
一间采光并不好的石头房子,一盏老式的电灯,一排装满药品的铁皮柜子,并没有人监督打卡,但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有一个人坚持朝五晚九34年。
她是王锦萍,面积74公顷的吉钓岛上唯一的一位医生。
“几十年都是我等病人,不是病人在门口等我。”
成为医生
吉钓岛地处福建福清、长乐、平潭三地交界,家家户户靠海而生。大海给了岛民生存的资源,但有时也成为他们活下去的障碍,岛上400多户村民通往外界的唯一交通工具——渡船,也时常因恶劣天气而停运。
王锦萍一直记得小时候陪妹妹出海就医的经历。那次,妹妹高烧不退,一家人只能出海求医。可是家里没有渔船,只能借船。当天晚上风急浪高,没有渔民愿意借船,王锦萍的父母苦苦哀求,一个邻居终于勉强同意。原始的手划渔船船身窄,一个风浪拍过来就会倾覆,使尽全身力气都难以稳住船身,更不要说提高航行速度。
万幸的是,妹妹被及时送到医院抢救过来。“那时我心里就想,如果有一个医生在这边,也不用把妹妹送出岛,不会遇到这么多的危险。”
然而由于条件艰苦,岛上甚至没有通电,很少有医生愿意长留在此,村民长期缺医少药。“没有医生肯定要出岛,但是如果遇到台风,就会被困在这个岛上,那个时候病人就很危险。”
王锦萍的叔叔是镇上卫生院的医生,每个周末回乡义诊。只要叔叔回来,王锦萍就会跟在他身边。“一个病人肚子痛,来打了针吃了药,坐一会,感觉就好多了,很神奇。”就这样,王锦萍心中悄悄种下了一颗行医的种子:“我长大了也可以去当医生,能够解除病人的痛苦。”
高中毕业后,王锦萍循着叔叔曾经的学医之路前往福清卫生学校读书,临近毕业,同学们有的被分配到福清本地医院,有的选择去外省闯荡,王锦萍没有多想,选择了回岛。
后来,王锦萍申请入党。父亲问她:“你知道党员的标准是什么吗?有什么困难你得先上。”“这我能做到。”王锦萍说。
然而,当她走上工作岗位不再是一个旁观者时,她才真正体会到资源短缺给行医造成的困难。卫生所的房子是租的,每隔一段时间,房东总要把房子收作它用。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忙着接诊,闲暇时间还要到处找房,焦头烂额之下,王锦萍干脆把卫生所搬回了家。
虽然省去了到处搬家的繁琐,但家人的正常生活也就此被彻底打乱。晚上前来看病的村民会吵醒全家人。常常是忙到半夜,第二天还要照常接诊。
村里不通电,王锦萍就点上蜡烛给村民看病,出诊的路上要打手电筒。
村民们需要什么药,孩子们要打哪种疫苗,王锦萍就到镇上的药店订购。
她一个人把几大箱药搬上公交车,再转运到船上。渔船靠岸后,没有码头,王锦萍就蹚水下去,百斤重的药品靠她用双肩挑回卫生所。为了让村民省去出岛就医的麻烦,王锦萍每个冬夏都未间断。
做好医生
30多年来,王锦萍熟记岛上几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大多数村民自己不记得吃什么药过敏、有什么不良反应,王锦萍都了然于心。
给不识字的老人开药,她就在纸上画横线:“画一横,就是每天吃一次吃一粒。给她画三横,一次吃三个。”
作为岛上唯一的医生,她的职责不止于此,还要负责接生。
从1986年到2001年停止家庭接生,她在岛上迎接了200多个新生儿。
在王锦萍成为医生第三年的某个晚上,楼下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她。开门后只见一位男子神色焦急,他恳请王锦萍同自己到家里看看即将生产的妻子。王锦萍赶忙拿上药箱,一路快跑向产妇家奔去。
到产妇家后,王锦萍发现情况危急:孩子的脚都已经伸出来,脚趾发紫,听胎心就没有声音了。
家属在一旁啜泣,王锦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如果这时出岛,产妇和婴儿极有可能会在路上发生意外。王锦萍决定就地接生。
她一边给孩子做人工呼吸,一边让产妇家属叫叔叔来帮忙。然而看到婴儿全身苍白,没有心跳,叔叔当下就判断婴儿活下来的希望渺茫。但王锦萍不肯放弃:“这是一条生命,我的手一放下,这个孩子就没了。”借着烛光,王锦萍不记得自己抢救了多久,只想着自己不能停,一定要把孩子救活。
终于,婴儿微微发出了一声鼻息,那一刻,王锦萍的心也跟着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