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初衷,林东表示,2008年时绿盛集团已有较好盈利,他有一个梦想,是在科学领域做些东西出来,所以选择了海洋能源的研发。虽然项目成功几率很低,但他对独有的技术很有信心。到底能否做通,得要花2个亿验证一下。林东当时权衡利弊,“如果说最坏的是结果我少2个亿;但如果成了就太有意义了。”所以他下定了决心。回顾经验,这8年的研发过程中间有很多的艰辛坎坷,但凭着坚持和创新最终还是成功了。“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是推动人类技术革新的主要力量。”林东说。
在此时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如何持续开拓未来?青云浙商分享了他们的探索。
科通数艺CEO余奕航认为,把握好商业生态环境非常重要。“晚上的消费能力是白天的3倍”,所以他聚焦于夜游经济,2019年公司整体营业额达3.53亿元。老友汇同学会服务创始人徐润然聚焦的行业是“同学会”,现在连续多年在江浙沪细分行业跑道上保持头部位置。“我觉得首先要务实,要广集粮和筑城墙形成闭环。”同时,要积极拥抱外在。公司与中国高级的校友社会实现线上打通,在校友方面结成排他性的深度合作,带来更多发展空间。
码全信息科技CEO马汉杰博士,是疫情期间“余杭绿码”系统开发者,他认为他看到的整个趋势,是数字化世界,公司智慧城市业务迎来风口。
张杰则是投资人出身,专业从事青少年AI编程科技应用教学体系搭建,有国内AI最大研学基地。他认为,整合资源很关键,同时整合时资产做轻一点,自己做到51%,留给市场49%。合作要留下一点余地。
特邀嘉宾、杭州民建会员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刘政奇则提了3个建议:首先,对营商环境或者说对大的环境的判断;第二,作为企业它有没有价值?只要是有价值的,我认为就是可以做,至于说是什么样的经济形式,并不重要;第三,团队的管理最重要的,要有好的团队。
论坛主持人、浙商青云榜策划人、浙商新经济委员会秘书长、青年浙商联合会秘书长卢恩伟表示,创业会经历很多的风浪,但是我们在不断地探索未来,向死而生、向阳而生。“青云榜”平台不断发掘开创未来的企业家,而且将持续地服务更多创业者,携手开拓未来。
“携手导师”计划发布 第四届青云榜启幕
浙商创业青云榜三周年,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时刻。从首届主题“发现未来”,到第二届主题“致敬改革、驱动未来”,到第三届主题“携手未来”,浙商青云榜在不断地深耕品质、深化服务。“青云浙商”标杆计划、“携手导师计划”应运而生。
“青云浙商”标杆计划蓄力于“浙商创业青云榜”三周年,升级于青年浙商联合会,聚力于浙商新经济委员会,旨在寻找“浙商未来开拓者,细分赛道领跑者”,成员以历届浙商“青云奖”为基础,辐射各领域浙商榜样,汇成一股“青云直上”创造未来的力量。而青云榜组委会聚力,接下来将陪跑100名优秀青年浙商。
“携手导师计划”,则秉持“携手未来”的精神,实现青云浙商携手高校创客为基础的“萌芽浙商”的成长,持续发挥榜样作用。由浙江《青年时报》社、由浙江《青年时报》社、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浙江省高校创业学院联盟、浙江省浙商经济发展中心,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现场重磅推出,胡祖光、胡疆、卢恩伟、省浙商经济发展中心秘书长郑仁春、浙江高校创业学院联盟理事长王卫红、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副秘书长史鸿彬和风云浙商代表林东一起开启。
心元教育董事长张爱民、近店科技CEO刘威、灏博农业科技总经理李佳、百算信息科技董事长张晨、楚航传媒CEO俞莛薇等8名携手导师代表授牌。他们毕业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昌大学等,都有携手双创的情怀,纷纷表示希望贡献自身力量让浙商精神薪火相传。以“青云浙商”为主的首批携手导师,共计51名。
携手导师公益计划启动,标志着传承老一辈浙商精神的基础上,青云浙商积极发挥榜样作用,携手助力“萌芽浙商”成长发展。接下来,将开展相关活动,实现青云浙商与高校教育的有机联动。
据悉,青云榜三周年峰会,整整筹备了大半年。回顾年初疫情爆发,青年时报第一时间推出“榜样浙商共战疫”系列报道,持续发现并传播浙商正能量:富春控股集团、万丰奥特、开元旅业、泰普森集团、康奈集团、炬荣集团、华醒少年……共计50余篇,制作成视频,在会上进行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