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信镇喧闹的集市上,黄明芳是当地苗族村民最为熟络的面孔,迎面而来的村民通常都会热情地叫一声“师傅”。
吉信镇位于湖南湘西的凤凰县,距离凤凰古城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当下正值暑期的旅游旺季,凤凰古城的吊脚楼、老水车吸引了很多国内游客前来一睹湘西风情。但与古城人民热衷于开民宿,卖特产相比,镇上的苗族村民却另辟蹊径,靠着勤劳双手为自己编织出了一条新的产业。
▲在吉信镇的苗族村子里,黄明芳与老人们一起编织蒲扇。(摄影 王鑫)
苗族人家一直以心灵手巧著称,擅长制作各种手工艺品,苗绣、银饰、竹编在古城随处可见,但在二十公里外的吉信镇,蒲编则是最兴旺的手艺活。
2016年,从广东打工回来的黄明芳,因照顾孩子留在了老家,开始在镇上做一些手工零活,也成了当地最早从事蒲编的师傅之一。
最近两年,吉信镇的手工蒲扇通过拼多多走出了大山,也意外地带红了当地的蒲编产业,学习蒲编的村民也越来越多。“他们跟我打招呼,一口一个师傅,好些都认不全。”黄明芳说,“前前后后培训过几十位,都是附近村子里的老乡。”
现在,黄明芳觉得自己每天都好忙,家里工厂两头跑,做培训搞质检,时间总是不够用,“特别希望能在集市上慢悠悠地嗦一碗冰粉。”
失传40年的手艺
凤凰县气候温热,多山川河谷,吉信周遭的山上就盛产一种亚热带植物——棕树,而棕树叶就是编织蒲扇的主要原材料。
当地的苗家也一直都有竹编、蒲编的传统,在沈从文《边城》《萧萧》等名篇中就多次出现过关于“蒲扇、背篓”描述,很多村民直到现在还是习惯于背着一个背篓去镇上赶集。但在黄明芳返乡之前,蒲扇的编织手艺在当地几乎绝迹了。
今年40岁出头的舒立俊是镇上一家蒲编工厂的负责人,也是当地的行业带头人。在2015年之前,舒立俊还在深圳打工,“主要在厂里打螺丝”,同样因为家庭的原因,舒立俊决定返乡创业,“结婚有了孩子就不能在外漂着了”。
几经尝试之后,舒立俊还是决定从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寻找突破口。为了调研市场,他还专门去了一趟义乌小商品市场,发现传统的手工蒲扇在义乌很受客商们的欢迎,于是就决定专门做蒲扇。
但从义乌回来之后,舒立俊很快被浇了一盆冷水,因为蒲扇的编织手艺在当地基本失传了。
“吉信处于山区,交通不便,蒲扇打不开销路,大家就没有动力,慢慢就没人编了。”舒立俊说,老一辈手艺人都上了年纪,普遍都六十多岁了,手艺失传差不多有40年了。
为了把蒲编的手艺找回来,舒立俊前后多次深入苗族村寨,拜访请教当地的老手艺人,才把蒲编的手艺重新拼凑了出来。
“这些老师傅年龄最大的已经82岁了,过去太久了,他们也记不清蒲扇该怎么编了,只会起头不会收尾。”舒立俊说,这个过程中唯一找到的一把样品,还是从老师傅的床底下翻出来的。
十几次改良创新
蒲编手艺找回来之后,舒立俊立刻开始招募年轻的手工艺人,黄明芳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舒立俊的团队。
“最初只有两三个师傅,产量不算多,但是压力很大。”舒立俊说,最头疼的还是销路,到底能不能卖出去,心里没底。
因为紧邻凤凰古城,舒立俊首先盯上的就是景区市场。为了开拓客户,他先后跑遍了乌镇、婺源、张家界、黄山等一众景区,但一直没有太大突破。景区客户的订单量都很小,每次进货只有10把、20把,最多100把,凤凰古城一年到头也就卖个几百把,最多能保证不亏钱。
线下的销路跑不通,舒立俊想到了电商,便尝试在某平台开了一家网店,但坚持不到一年就关店了。“每天买两三百块钱的推广,就给两三百块钱的单子,再算上物流、退货的成本,做一单亏一单,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舒立俊说。
直到2019年,舒立俊辗转认识了在义乌做电商的赵磊,开始在拼多多平台出售吉信蒲扇。赵磊是拼多多商家“悦小七”的创始人,从事电商创业十几年,主要经营各种手工艺品。
在拼多多上线之后,吉信蒲扇的销量迎来了突破,单日的销量很快达到数百把,黄明芳和几位师傅即使连轴转还是供不应求,以至于有时不得不紧急撤掉产品链接。
但稳定的销路也让舒立俊有了底气,他与合伙人一口气贷款了30万,打算扩大培训提高产能。村民们一开始并不买账,因为当地从来没有人做过电商,都觉得不靠谱。
▲吉信蒲扇的手艺前后迭代了10余次,图舒立俊为村民讲解新的编织手法。(摄影 王鑫)
为了吸引村民参与培训,舒立俊承诺只要来听课就管饭,但很多村民只是饭点的时候来蹭一碗米粉,吃完就走了,搞得舒立俊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