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社 |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2022-11-02 12:26:13 作者: 潮评社 |

   今年1-9月,杭州市余杭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1.5%、PM2.5浓度30.4μg/m3、PM10浓度54.6μg/m3、臭氧浓度为166μg/m3,全市排名分别同比上升4位、3位、4位、1位;地表水常规监测的12个区控以上断面,水质Ⅰ-Ⅲ类比例及达功能区要求断面占比为100%,同比持平。这一组组数据背后,正是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以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目标,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努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推动绿色发展,同频共振是根本。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点是要突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手段是强化减污降碳的目标协同、区域协同、领域协同、任务协同、政策协同、监管协同,途径是通过减污和降碳两个领域工作的深度耦合,实现提质增效。

  在治理同时,也要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宣传教育,让全社会开展“光盘行动”、绿色低碳出行、生活垃圾分类等活动,积极营造绿色发展“人人都是参与者,个个都是生力军”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美丽中国建设,让节约成为日常习惯,让节能成为生活态度,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新增长点。

  推动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是核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工业、交通、城建、农业、生态建设往往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点领域。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广绿色设计;加快推进“公转铁”“公转水”;优化城镇布局,合理控制城镇建筑总规模;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协同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节能减排与污染治理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还需要合理的依托技术和资本市场,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全社会对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减排动力,让绿色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动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实现产业“落子”、发展“盘活”的生动格局。

  推动绿色发展,制度建设是保障。进入新征程,要站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在制度建设上持续发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需要推进区域、城市、产业园区以及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并统筹减污降碳工作要求,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生态环境相关考核,逐步形成体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的生态环境考核体系。

  要将生态文明法治理念、法治规范入国民教育以及全民普法内容,引导社会公众树立低碳、环保的生活态度与绿色消费观念,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文化,让山清水秀“成色”更足,绿色发展“底色”更浓。

  为当代计,为万世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我们定能昂首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持续书写世所瞩目的文明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