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老师不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

2020-08-06 12:13:53 作者: 为何老师不告

在我们的历史中,一个又一个的朝代更迭诞生了非常多的伟岸之人。武将与文臣在乱世中为了各自的王国付出一切,力为君主打天下。一代代英雄人物的事迹都被流传成一个个经典故事,在我们后世被人们流传,甚至作为了典故产生了成语。

在战国时期,群雄争霸之下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名将与智者,蔺相如就是此时的一位著名文臣。在他的身上,从小我们就学过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但,如此机智出色表现的故事后续为何老师从来不告诉你呢?这都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公元前283年,赵国惠文王得到了一块来自楚国的和氏璧。据《韩非子》记载,“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这是一块被献给楚厉王的稀有玉璞。而这一消息被秦国昭襄王听说了,立即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来交换。

在当时,赵国的势力比起秦国来,那可是蚍蜉撼大树了。毕竟在公元前293年时,白起曾率秦军大破韩魏联军,斩24万人,可谓是强大无比了。所以 赵王面对秦王的要求非常担心,既害怕不同意交换惹得秦王发兵,又觉得这块玉是狼入虎口不会有城回来了。而就在这时,赵王的宦官令缪贤推举了自己的门客蔺相如出来解围。

为了赵国的利益,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了秦国。面对秦昭襄王的威势,他丝毫不惧,并且借由为秦王指出玉瑕的机会把交出去的玉拿了回来。并用生命来做威胁,逼迫秦王不得不取消交易,让他成功地把和氏璧带回了赵国,这也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在这一次时间里,赵国名将廉颇和蔺相如共同完成了这一壮举,而他们也正是赵国的灵魂人物,“将相和”的佳话就是源自于此。可在我们的教科书里,完璧归赵的故事就到此为止了,但故事的后续却是完全不一样了。

公元前279年,赵国在廉颇的带领下攻打齐国,前276年又攻打魏国。完璧归赵中秦王的默许让赵王感到了膨胀,趁势发展自身势力。在廉颇和蔺相如的合作下,赵国有着空前的强大与自信,可赵王却忽视了秦国的想法。

公元前269年,在赵国连年的征战下,秦昭襄王产生了不满。对于这种撕毁盟约的行为,秦国直接派出了大军和赵国开战。在公元前262年的长平之战中,秦军包围了赵国快一年的时间,而赵国还中了反间计用赵括不用廉颇,这一次险些导致赵国灭亡。

自此,赵国武力担当廉颇失去了他原本的军权,而蔺相如更是染病,赵王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长平之战后不久,蔺相如病逝,而在公元前245年,赵悼襄王继位,廉颇更是直接被革职,彻底失去了军职。文武二将双双落幕,这也让赵国最终失去了任何机会,公元前236年,秦军来袭,赵国毫无抵抗之力,在公元前222年走向了灭亡。

完璧归赵可谓是赵国的一次转折点了,在这件事之后,由蔺相如和廉颇组成的合作让赵国国力强大,却也让赵王失了理智。最终,文武双杰都被迫退出了舞台,赵国的王也为自己的失败付出了代价,这样一段惨烈的故事,自然在教科书里是找不到的,只有史书才会完完整整地记录下它们的每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