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蓝色引擎 燃动海洋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11-11 13:08:36 作者: 厦门:蓝色引

遥望海洋这片“蔚蓝疆土”,风劲潮涌中蕴藏着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梦想。当前,我国已进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聚焦我国东部沿海,厦门作为全国首批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之一,发展蓝色经济潜力巨大,正不断释放创新动能——2021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1645亿元,比增17.1%;海洋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637.32亿元,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74%,新兴产业成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

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持续提高海洋开发能力,优化海洋产业结构,11月9日,作为2022厦门国际海洋周的重要活动之一,以“蓝色新引擎,高质量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为主题的2022厦门海洋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论坛围绕水产种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邀请专家学者、龙头企业高管等进行演讲交流和对话访谈,思维之光淬炼“蓝色引擎”,燃动厦门海洋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厦门“蓝色经济”崛起。 (王火炎/摄)

力促“蓝色转型”

水产种苗业澎湃新动能

沿海人民以海为田、耕波犁浪,传统渔业正以科技创新为助推器实现现代渔业转型,“蓝色转型”成为世界渔业发展的趋势。实际上,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的渔业法,提出“以养为主”的方针,是如今国际社会讨论“蓝色转型”的内核所在。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以“蓝色转型推动水产种业竞争与发展”为题,回顾了水产遗传育种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从遗传和发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重大潜力的五条鱼类精准育种技术路径。论证了“蓝色转型”是世界渔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作主旨演讲。

“渔业养殖更有营养、更加低碳是‘蓝色转型’的重要表现。”桂建芳告诉记者。而“以养为主”的“蓝色转型”离不开遗传要素影响,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以下简称海洋局)深谙此道,今年海洋局锚定前端布局,携手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三所)签约共建厦门海洋生物基因库,预计通过五年建设,争取成为海洋生物遗传资源创新平台。厦门海洋生物基因库的建设将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共享与开发利用海洋生物基因资源,为包括水产种业在内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路径、新平台。

在演讲尾声,桂建芳还提到,当前我国食物结构面临从主粮向大食物的转变,不同于“粮食观”意在吃饱,“大食物观”是吃好、吃得安全的体现,“大食物观”对生态更友好,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延续,而水产种业和水产养殖在“大食物观”引领下,将驶入发展快车道,给世界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放眼厦门,二十年如一日开展增殖放流工作,正是践行“大食物观”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彩例证。过去20年,厦门累计放流种苗超过70亿个单位,增强了保护海洋资源环境的主动性。珍稀的中华白海豚从海面跃起嬉戏,多年不见的长毛对虾、大黄鱼等海捕产品现身市场,厦门海域的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明显恢复,同时也促进渔业更加可持续发展。

不仅如此,厦门还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得渔业朝着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厦门市围绕传统渔业升级,脉动水产种业之“芯”,加快推进厦门现代水产种业园区建设,助力水产种苗龙头企业聚焦转型升级和产学研结合,培育了绿盘鲍、杂色鲍、金牡蛎等国家水产种业知名品牌,加快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布局渔港提升改造、高端水产品交易中心、海洋种业等项目。

涉浅水者得鱼虾,入大海者擒蛟龙。在平台助力、技术赋能下,2021年,厦门水产品总产量达6.96万吨,其中远洋渔业总产量达5.49万吨、产值近4亿元。

探索“蓝色药库”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