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中国时间银行蓝皮书》在中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主题会议上正式发布。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王绍忠,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常务副院长高国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赵永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时间银行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史秀莲等人参加了线上发布会。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银发经济。今年2月,国家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首次专门提出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发展壮大老年用品产业,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制造,大力开发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需求的老年生活用品。“时间银行”公益生态在公众高频生活服务场所搭建的银发经济场景,其中包含传统老龄产业和现代老龄产业,将通过进一步加大与爱心单位的合作力度,加大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推进集群集聚发展。
时间银行是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据悉,时间银行积极发挥平台资源优势,依托30万+精准活跃用户,聚焦开发多元化养老消费市场,现已与多所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会、政府、养老领军企业、旅行社等开展初步合作,探索银发经济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着力开发面向老年人的多层次、多样化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涵盖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消费,也兼容长期照护、养老教育培训、健康管理、护理康复、家政服务、养老金融、老年健康旅游、老年绿色饮食、老年用品等多样化老年服务消费。
除此之外,时间银行协同相关政府部门,打造集智慧养老、呼叫服务、虚拟养老院、数据管理、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和综合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养老运维平台,打造创新型物业+养老模式。时间银行携手物业服务企业对接智慧养老运维平台,开辟家政预约、购物购药、健康管理、就医挂号、绿色转诊等多项网上服务功能,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并通过完善社区为老服务紧急呼叫安全装置、监控、楼宇对讲等智能设施,充分利用物业24小时值守服务,及时响应老年人服务需求。
因地制宜,结合社区服务点,时间银行着力共建“银发经济示范基地”。时间银行与政府和优质康养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合作,用于提供长者文娱活动、餐饮、康复、看护、培训等助老示范服务,并大力支持南京、青岛、无锡等重点地区建设银发经济示范基地,先行先试。同时,时间银行重点加强银发经济研究合作,并积极参与老龄产业联盟,推动行业标准建设。
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比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1亿人,占比13.50%,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年增长率超过25.6%,已达到5.9万亿元,但GDP占比不足10%;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养老产业占GDP比重都在20%以上。中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供需不匹配。国家对养老产业政策支持力度逐年加大,银发经济迎来新机遇。
史秀莲表示,未来时间银行将持续开发特色银发经济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进银发场景建设,围绕医、食、住、行、游、学、娱等七大需求,通过融入、整合等多种方式加快银发场景建设,为长者提供低成本、一站式、个性化、综合化的养老服务,并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联合、带动更多相关社会资源加大对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在中国养老行业形成头雁效应。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