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综述

2023-03-22 15:06:14 作者: 福建省龙岩市

 初春时节的福建龙岩,青山披黛,万象更新。

行走在闽西大地,感受沧桑巨变。自2022年3月,经国家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一年来,龙岩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扩大双向开放等方面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开拓创新,成功创建一批国家、省级试点示范品牌,努力为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龙岩经验”。2022年,龙岩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14.47亿元、增长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4%,9项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3位,14项指标高于或达到全省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绿色优势持续巩固

山水画廊,人间福地。龙岩林地广袤、有山皆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9.21%,长期位居福建省首位,成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取之不尽的“绿色宝藏”。

要想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好林农资金问题。龙岩在全国率先推出“普惠金融·惠林卡”和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在全省打造林业金融融资服务平台。2022年,累计发放“普惠金融·惠林卡”3.77万张,授信36.99亿元,用信23.75亿元,直接为林农节省贷款利息、年费、林权评估等费用超7100万元。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和“惠林卡”分别获评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改革创新成果,并在全省全国推广。

“创新推出‘惠林卡’等林业金融产品后,林农的资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保护与林农增收的新机制逐步建立完善。”龙岩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田华说,目前,龙岩已建立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3个,全市现有“森林人家”312家、占全省1/3以上,形成了以武平紫灵芝、上杭金花茶、长汀茯苓、连城铁皮石斛等为代表的区域特色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康养基地等为依托的生态旅游格局。

绿色经济风生水起,群众的“生态饭”越吃越香。2022年,龙岩实现林下经济经营面积1072万亩、产值252亿元,辐射带动18.7万户农户参与,全市生态旅游直接收入11.76亿元、实现社会总产值48.08亿元。

“生态是龙岩最大的品牌、名片、优势,龙岩森林覆盖率高,固碳能力潜力巨大,林业碳汇是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有益探索和重要途径。”张田华说。

2022年,龙岩被列为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全国仅有18个市(县)入选。近年来,龙岩市高度重视林业碳汇工作,坚持多点发力,先后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10所科研院校合作,搭建众多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在上杭白砂国有林场营造11个树种共200亩碳汇试验林,全市实施5个共计25.3万亩的碳中和林建设试点项目,建立国际首创的双塔移动通量观测平台,持续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树种多样性、功能特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成功入选全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正在着力打造宜居、绿色、低碳城市。

聚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不仅体现在经济质量上更高,更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质量上更优。2022年,龙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居全省榜首,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均达到100%,小流域Ⅰ至Ⅲ类水质达标率100%,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4.16%,继续领跑全国。

2022年,龙岩作为全国设区市代表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水土流失治理“长汀模式”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案例、福建省绿色经济发展案例。“水土治理之路,是一条尊重生态保护与修复客观规律的水土流失治理之路,体现了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尊重科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道理。”龙岩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晓香说。

从“水源头”到“水龙头”,从“有水喝”到“喝好水”,昔日饱受饮水之困的龙岩市,如今城乡居民共饮“一管水”,水量大幅增加,水质稳定达标,175万农村群众迎来了畅饮“舒心水”的新生活。

“我们始终立足项目,打造高质量供水保障‘龙岩样板’。”龙岩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曾佑繁表示。2022年,龙岩全市实施101个水利项目,完成投资68.28亿元,成功入选“十四五”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长汀县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龙岩市采用连片生态修复治理模式推进废弃矿山治理工作,积极申报中央示范工程。2022年6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公示“2022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名单,龙岩市永定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从全国52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名列公示榜榜首,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亿元。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