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省在古代常常造反,历代王朝束手无策,划去此地后总算太平了

2020-07-29 01:09:09 作者: 这个省在古代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说的这句话可谓精辟,神州大地上2000年来的风云变幻、王朝更迭尽在一言中。

配图

古代但凡有作为的帝王,无不希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武装割据的分裂局面不能容忍。然而,自从秦始皇横扫六合、威加海内之后,想过一把皇帝瘾的四方豪杰层出不穷。

强盛的西汉取代秦朝,又维持了200年的秩序,接下来,潘多拉的魔盒才真正打开。从东汉起,天下分裂的局面有好几百年。其中有一个地区凭借天险,在一千多年间时间里割据了十多次,大大小小的造反不下数百次。说到这里,相信熟悉历史的同学已经猜到了,那就是古代的蜀地,如今的四川。

完整的古蜀地区比如今的四川要大得多,囊括重庆和陕西以南等地,最早称之为巴蜀。汉朝这里时叫益州,唐代划为剑南道。蜀地物产富饶,境内河流纵横,北有秦岭,西有横断山脉,东部和南部丘陵起伏,又有川陇交界处的剑阁扼守要冲,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土地肥沃的成都平原位于蜀地中部,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世外桃源”。这样一处易守难攻、人民丰衣足食的地方,在古代自然是割据政权的首选目标。

有一句古话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可见历史上的蜀地有多容易失去控制,几乎历代王朝都对这个地区大为头痛。

横断山脉

有人说,蜀地割据要从古蜀国算起,其实先秦时期的古蜀国是个历史悠久的自治王国。秦惠文王时期,大将司马错攻打蜀地,将其纳入了秦国版图。

历史上割据巴蜀地区的政权中,无疑是三国时期的蜀汉最著名,也比较特殊。当初汉高祖刘邦在汉中起家,最终统一天下;刘备认为“王业不偏安”,也一度占据汉中,但最终未能光复汉室。除了蜀汉,其他在蜀地割据过的势力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东汉初,曾被王莽的新朝任命的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公孙述在战乱中称帝,国号成家,也叫大成,是蜀地的第一个割据势力。公孙述不肯归降光武帝刘秀,在位12年后,东汉大将吴汉率军攻入成都,公孙述兵败被杀。

剑门关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的大劫难中,氐人首领李特之子李雄在蜀地建立了成汉政权,立国40多年,后被东晋权臣桓温挥军攻灭;东晋末期,安西府参军谯纵被部下强推为成都王,占据蜀地,还不到10年光景就被南朝宋开国之主刘裕灭掉了。

若干年后,刘裕家族的后人、南朝齐将领刘季连割据蜀地,企图光复宋室,但他根本不是那块料,后来投降了南梁,还被梁武帝嘲笑了一通;南梁灭亡之际,梁武帝之子武陵王萧纪与其兄长梁元帝萧绎分庭抗礼,在成都称帝,国号天正,后亡于南陈。

隋朝建立之前,北周旧将王谦占据蜀地对抗大丞相杨坚,很快就兵败身死。

配图

到唐朝中晚期,藩镇割据如同家常便饭。唐宪宗李纯即位之初,西川节度使刘辟悍然出兵攻打东川,想控制整个蜀地,然而还不到一年就被唐军击败;唐朝灭亡后,忠武军将领出身的王建建立了五代十国之一的前蜀,历经十余年,被后唐国主李存勖灭掉。

还有五代十国之一的后蜀,是唐朝旧将孟知祥建立的割据政权,存在了三十多年,在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发兵征讨后投降。

四川这个名称来自北宋划分的川陕四路。南宋开禧年间,四川发生了令人大跌眼镜的一幕。抗金名将吴璘之后、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心怀异志,向金国割地投降,并请求金国封他为蜀王。可他这蜀王仅仅做了41天,就被部下杀死,身首异处。

配图

历史反复地证明,四川虽然易守难攻,却不适合长期固守。当初诸葛亮就说过,即使不伐魏,“王业亦亡”。《读史方舆纪要》中也说,“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

这里说的是,如果以四川为根据地,就有争霸天下的资本,仅仅恃险而守的话,必然离灭亡不远。

这就要说到被称为“四川北大门”的汉中了。四川盆地与关中之间,隔着秦岭和大巴山两重屏障,唯有狭小的汉中谷地作为缓冲地区将两地相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古以来,汉中就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对蜀地来说尤为重要,拥有汉中的话,进可攻退可守。

诸葛亮剧照

如果没有汉中,仅占据四川,就失去了主动权。因此古代学者说,“汉中,益州咽喉,若无汉中,是无蜀也”,没有汉中,根本就保不住蜀地。

十三世纪的元朝灭南宋之战,蒙古军队在四川吃了大苦头,钓鱼城久攻不下,还搭上了大汗蒙哥的一条命。最后蒙古军队不得不绕道西藏、云南,从四川南部打进去,这才占领四川地区。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为加强对四川的控制,防止蜀地割据重演,将汉中设为兴元路,归陕西行中书省管辖。明、清两朝也沿袭了这个做法,将汉中与四川分离开来。从军事角度而言,将汉中划出四川,对地区稳定确实有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