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我有凌云壮志,醉卧沙场,饿了就吃敌人的肉,渴了就喝敌人的血,这是岳飞当年充满豪气的宣誓。当年岳飞带领岳家军所向披靡,大败金军,参与过大大小小的战争,为宋朝做出了巨大贡献。
无奈宋朝国君太过昏庸,听信小人谗言,下令斩首岳飞。岳飞的逝世消息传出后,世人皆痛心,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也流传百世。
后人还在岳飞墓前修了四个铁铸的人像,秦桧和他老婆,奸臣万俟卨和张俊,世人要让陷害忠臣岳飞的小人生生世世跪着忏悔。但史学界却出现了一种声音,为秦桧辩解,企图为之翻案,实在令人费解。
尽忠报国路
岳飞出生于北宋崇宁二年,也就是1103年,姓岳,名飞,字鹏举。岳飞小时候就读过非常多的兵书,学习骑射,刀枪,拳法。据记载,岳飞从小拥有神力,还不到20岁的时候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
1122年,北宋军队征战契丹失败,朝廷征兵。年仅十九岁的岳飞参与选拔,应征入伍。从此岳飞开启了他在军旅中的精彩一生。
岳飞入伍之后参与了不少战争,在军队表现突出,常常大获全胜。在军队历练三年之后,金大规模进攻宋。当时的宋钦宗本想割地求和,以土地和金银换几天安稳日子,但后来突然反悔,惹怒金。金军大规模进攻,攻破太原,围困开封。
当时的岳飞23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他亲眼目睹了金军进攻之后对人民所做的暴行,他非常痛心,下决心改变这些,但是又想到自己还有老母亲,有妻子和孩子。
但岳母非常深明大义,她在岳飞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大字,让岳飞以国家大义为重,放心奔赴前线。从此岳飞就背负着这四个大字,背负着岳母的寄托,征战沙场。
走上抗金路
靖康之变后,宋徽宗、宋钦宗等皇室成员以及朝廷重臣全部成为了金军的俘虏,北宋继而灭亡。同年五月,康王赵构即位,建立南宋。
当时的岳飞心中始终难以咽下亡国的仇恨,他虽然只有25岁,是个微不足道的武将,仍然大胆上书赵构,请求收复中原。
但南宋统治者为了保住皇位,想偏安一隅,并未理睬岳飞,反而以越职罪惩处岳飞,革除了他的军籍。朝廷里另外的主张抗金的官员也被赵构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除掉了。
但岳飞心中始终怀着一片赤诚的报国之心,赵构不任用他,岳飞就去找另外的伯乐。在他心里,抗金,收复中原是绝对不能放下的事情。
1127年岳飞收拾行装,直接奔赴抗金前线,经过多次辗转,见到了正在招揽英才抗金的招抚使张所。张所看这个小伙子不仅武艺超群,还有一颗精忠报国的心。他把岳飞收入麾下,从此岳飞开始了他漫长的抗金路。
被小人构陷
在岳飞漫长的抗金路中,岳飞在很多次著名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由于岳飞从小就尚武,学习到了很多刀枪剑法,其中最擅长用枪。岳飞非常勇猛,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
并且岳飞阅读了很多兵书,有超强的领导才能,他带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有组织有纪律。世人都说"撼山易,憾岳家军难"。岳飞一身正气,深受手下和百姓的爱戴。
1134年,岳飞率军北伐,仅仅两三个月的时间就收复了襄阳、郢州(今湖北钟祥)、随州(今湖北随县)、邓州(今河南邓县)、唐州(今河南唐河)、信阳军(今河南信阳)等地。
这是自南宋建国以来,第一次收复如此大面积的国土。后来岳飞还带领岳家军打赢了不少战役。岳飞的胜利给百姓增添了不少信心,也极大地鼓舞了军中士气,南宋军民在抗金路上越战越勇。
由于南宋军民的英勇抗争,原本宋弱金强的力量对比开始发生变化,宋朝的势力开始赶超金。收复中原,报亡国之仇指日可待。此时金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妄图以求和来避免更大的损失。
"求和"的提议正中南宋统治者的心坎。宋高宗一直以来都非常乐意"议和",他立马任命秦桧为右相,专办"议和"事宜。表面上说是"议和",其实就是向金屈膝投降,臣服于金。但南宋统治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只是想着早日过上安稳享乐的日子。
1140年,中原地区的战势一片大好,眼看就要收复中原,岳飞上书请求全线进攻。但宋高宗觉得能成为金的属国已经很满意了,于是严令岳飞班师,并不增兵支援。岳飞无奈之下只好班师,痛心地感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岳飞班师之后,宋高宗和秦桧强行解除了岳飞等大将的兵权。不仅如此,宋高宗见岳飞总是挡在他们的"议和"之路上,是一大障碍,于是授意秦桧迫害岳飞。
1142年,秦桧伙同王氏、万俟卨和张俊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杀害。岳飞临刑前在狱中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字字皆是血。
岳飞被害的消息一传出,举国上下皆哀悼,纷纷声讨秦桧。后世更是修了铁像,让残害民族英雄岳飞的小人跪地赔罪。
然而史学界却有人认为秦桧无罪,甚至有人把他称为"忠臣"。首个尝试为秦桧翻案的人是吕思勉。1923年,吕思勉在《本国史》中肯定秦桧,反对岳飞。他认为,当时的北宋要完成国家统一,必须要结束军阀割据,而岳飞就是当时割据宋朝最大的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