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扛鼎之作,深沉凄婉的家国之痛,每一次读都被震撼到

2020-07-17 14:28:08 作者: 辛弃疾扛鼎之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多少对故国的追念,多少家国罹难带来的痛楚,都在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里,向世人传递了千年。谁人念起这首词,都无法不思国怀家,那是由内心自然升起的一种情感,仿若大音希声之间,已飘向很远很远处。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在驻节赣州途径造口(江西万安以南60里)时,他登上了赣州贺兰山顶的郁孤台。他登高远眺而去,满目皆是山河冷落,云水相望之间,行人泪已洒遍了茫茫山水。

上阕开篇写道:这郁孤台下滚滚的赣江水,江水中有多少行人的泪水啊。登上高高的郁孤台,俯瞰下面的江水滔滔,不觉泪水已落。“行人泪”不仅是词人的泪,还有多少前人和今人的泪都随着江水而去了。

在这里前人的泪,是有历史的具体事件在其中。靖康之变的时候,隆祐太后南逃并支持高宗赵构即位,当时一路艰险,又背负国亡之痛,其中必是无尽的苦楚。

隆祐太后曾两度被废,北宋亡国之时,隆祐太后因在民居而幸免被俘,后拥立康王赵构即位,建立南宋政权,使国家没有彻底灭亡。后来金兵大举南侵,一路追捕隆祐太后南下,到了造口,隆佑太后弃舟改走了陆路,情势之危机,可谓步步惊心。

隆祐太后的南逃经历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辛弃疾写下这首词的时候,距靖康之难已有近五十年。但是当他站在当年隆祐太后逃避追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方,他依然抵不住深深的悲慨袭来。一句“中间多少行人泪”,的确将山河不复、遍地疮痍的亡国之痛,写意得令人动容。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在这里“长安”非真的长安,而是指北宋都城汴京。我向故国都城的方向望去,可是只看到无数的青山。重重的山川阻隔了故国方向的视线,这本是自然之事,结合词中情境,却足以表达词人内心的忧伤悲慨。收复旧山河的愿望不知何时可以实现,确切地说,这竟是无望的夙愿。对辛弃疾来说,这已不止是哀伤,而是夙愿难达的悲愤。

在下阕他继续以山水开篇,“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无法遮住流水,浩荡的江水依然向东奔流而去了。如果青山在辛弃疾心中,意指敌人和投降派,那么东流而去的江水则是他一心收复失地的理想,也是其他爱国主战人士的追求。即便重重阻隔,朝廷偏安一隅,但却挡不住他坚定复国的信念。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在这江边的傍晚,我正满怀思愁,就听到了深山中传来鹧鸪声声。江天欲晚,为伤感的人,更添几分伤感。“鹧鸪声”有莫忘追求信仰的寓意,辛弃疾在茫茫的江水前,在家国大境的悲愁间,他再次坚定了此生不忘收复中原的信念。看似在一片深婉中结束的词,其实是在回肠荡气的大义誓言中结束。

江水浩荡,青山无言,在高高的郁孤台上,辛弃疾仿佛看到了金兵大举南侵的铁蹄,看到了生灵涂炭的遍地哀戚。他多想拼尽一生率军北上,光复中原,可是如今他只能远远地落泪,远远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