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此人一生征战沙场,齐名张辽却将老乡斩杀?曹操对他敬重有加

2020-07-17 14:26:53 作者: 三国此人一生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于禁,自投军后,一生听命令,服指挥,征战沙场,历经数百役,靠本事,凭战功,成长为一代名将,同张辽、徐晃等并列曹魏五子良将。

于禁,在曹军兵败淯水之战,撤离宛城途中的优异表现,不仅展现了大将的领兵风度,还体现了大将的政治高度,倍受曹操青睐,被封为益寿亭侯,跻身于曹军名将的行列。特别是于禁在担任偏将军时,在平定东海郡叛乱后依法违情将被迫投降并且与自己有故交的昌豨斩首的不寻常举动在曹营引起轰动,甚至连曹操得知消息后都感慨一番。

偏将军,将军的辅佐,为主将之下的副将、小将。东汉三国时,为杂号将军中地位较低者,仅高于裨将军。《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记载:冀州平。昌豨复叛,遣禁征之。禁急进攻豨;豨与禁有旧,诣禁降。……自临与豨决,陨涕而斩之。是时太祖军淳于,闻而叹曰:“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益重禁。

曹操的话,从表面上看,或多或少对于禁的行为有所不满,但结果上看,大相径庭地更加器重于禁。深究于禁杀昌豨的背后深意,才见曹操的言不由衷,足见于禁的大将深度。

原因如下。

其一,奉行法度。

在天下兵家中,曹操素以军纪严明、执法酷峻著称,时常采取乱世用重典的做法。昌豨,本是泰山群寇之一,后投降曹操,任徐州东海太守,对曹操三叛四降,被曹操五攻,反复无常,屡次叛乱,后被夏侯渊率兵击破,投降于禁,最后被于禁依曹操的“围而后降者不赦”的法令杀死。“围而后降者不赦”虽是曹操亲手制定的铁规,却对昌豨从未依规执行,其背后带有曹操收买人心的意图。于禁却以奉行曹操的法令,行使法令的权力,斩杀昌豨,一劳而逸解决东海郡的叛乱。

其二,大义灭亲。

于禁、昌豨同是泰山郡人。不同是,于禁投军鲍信,成为官军;而昌豨落草为寇,成为剧贼。后鲍信战死,于禁投靠曹操;而吕布兵败,昌豨投降曹操。这样于禁和昌豨,即是同乡又是同僚,两人交情不浅。毕竟汉末重视宗族乡里之间的情分,同乡好友抱团投身军伍也很常见。可是,当昌豨走投无路而投降于禁时,于禁不仅不将昌豨押解到淳于交给曹操,还不为昌豨向曹操求情,甚至不念同乡旧情,而是直接依据曹操的法令,将昌豨斩首。

其三,敲山震虎。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诸侯混战,彼消此长,今强明弱,前小后大,司空见惯。因此,依附诸侯的地方豪强及武装势力的政治立场摇摆不定,往往根据割据形势的变化确定自己的归附走向,以此获得更大利益。昌豨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昌豨最早投陶谦,再倚刘备,又附吕布,后靠曹操,叛曹操再投刘备,刘备败又降曹操,二叛曹操而自立,张辽说服下三降曹操,三叛曹操再自立,战不过于禁而四降曹操。昌豨之所以反复无常,是因为以叛求进,以此获得更大更多的利益。于禁杀昌豨背后所表现出敏锐的政治嗅觉,不仅能以一个反复无常之人的性命,换一方稳定与和平;还能对依附曹操的地方豪强和武装势力起到了敲山震虎、杀一儆百的作用。

于禁,在平定昌豨叛乱后,对昌豨的三叛四降采取斩首这种一劳永逸的处置方法,表面上是奉法行令且大义灭亲,实际上是敲山震虎并杀一儆百。类似昌豨这样的地方豪强及武装势力出尔反尔,朝秦暮楚,对曹操势力的壮大和发展非常不利。唯有恩威并用,方可收服人心。正因于禁杀昌豨所表现出敏锐的政治嗅觉,倍受曹操的越发器重。

笔者按:深度,指深浅的程度;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程度;属性词,程度很深的;表示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很高。于禁依法处死三叛四降曹操的同乡昌稀,以公废私,依令行事,又能深知曹操的内心,具有思想高度。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