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开篇未久,就是靖难之役。
一会,方孝孺被带到,朱棣鞠躬打拱,说方先生,多多拜托你,帮我拟一篇登基的诏文,安天下人之心。金山银山,高官厚禄,就在先生笔下。
在之后的剧情中,方孝孺一共只讲了三句话——
不孝子朱棣,谋权篡位——
被踢倒在地,威胁灭九族,他咬牙切齿地吼道——
你就算诛了我的十族又如何?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大明风华 剧照)
就领盒饭了。
我觉得,其实方孝孺与朱棣之间的交锋,应该大书特书。
为何这样讲?
因为这是明朝历史的重大转折。
《明史》记载,早在燕王起兵之前,谋士姚广孝就给朱棣打了预防针,说:
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当时朱棣“颔之”,也就是答应了。
然而,方孝孺不愿替他起草上位诏书,且“悲恸声彻殿陛”,听到“此朕家事”时,还不觉悟,掷笔于地,大呼“死则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就忍不住了,“命磔于市”。
磔不是千刀万剐,不是凌迟,而是五马分尸,就是商鞅那个死法。
《明史》未说是诛九族还是十族,在方孝孺的传记最后有写,当万历十三年,尽赦当年因方孝孺案谪戍之人时,方已无直系亲属,只有旁支因洪武年间进忠言被贬,入了军籍而得免死。
靖难之役及方孝孺案,明人记载甚多,万历年间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中有写——
本朝无国史,以列帝实录为史,已属纰漏。乃太祖录凡经三修,当时开国功臣,壮猷伟略,稍不为靖难归伏诸公所喜者,俱被划削。建文帝一朝四年,荡灭无遗。后人搜括捃拾,百千之一二耳。
(大明风华 剧照)
什么意思?朱元璋的实录,经历了三次修订,靖难之役中投降的那些人,把对他们不利的,都删了——
说白了,不就是篡改历史吗?
又说——
东厂之始,不见史传。王弇州考据,以为始于永乐之十八年,引万文康疏为证,意者不谬。其始侦伺非常,盖尚虑议师靖难,未厌人心耳,然而中官之横始此矣。
东厂之设,乃因朱棣觉得自己得位不正,所以需要靠得住的人替他刺探情报,钳悠悠众口。也正因他们靠得住,不受他人节制,所以尾大不掉,乃有厂卫之患——当然,此患乃指对臣僚百姓而言,于皇帝,则自然是忠心耿耿了。
仅此两条,亦可知,从夺位到诸方孝孺合族,朱棣等人虽然刀兵在手,却仍害怕时人及后人的议论。因此,只得加强控制,删篡史书,结果是欲盖弥彰。
(大明风华 剧照)
及至崇祯时代,李自成攻京城,很多大臣,未能随朱由检一起死社稷,有人替他们找的理由就是,明朝对读书人只有那么好,朱皇帝变李皇帝,不都是家事吗?
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方孝孺之死,既是时人议论的中心,也是后人针砭的材料,《明史》中两人短短几句交锋,却暗含着几千年纲常之关键,拍电视时,若能将此拍出,绝对会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