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中2首冷门宋词,文采飞扬,让人感触在心

2020-07-16 12:16:10 作者: 宋词三百首中

喜欢诗词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唐诗三百首》的大名,肯定对里面的诗词耳熟能详。相比《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的知名度就小太多了,总得来说,这两者不是一个等级的。

《宋词三百首》,乃是著名学者朱孝臧1924年所编,出来比较晚,虽然流行一时,但是影响力就比不上《唐诗三百首》了。

另外,这本选集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朱孝臧的词学观点,只能说是一种个人观点,比如本书选了大量吴文英、周邦彦、姜夔等人的词,数量比苏东坡、辛弃疾词还要多许多。

这种编选,现在来看并不能让多数宋词爱好者满意。也因此,《宋词三百首》里面不少诗词,虽然水平很高,但是知名度并不大,对普通网友来说,相对就有些冷门了。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爱好者。关注我,宋词三百首中2首冷门宋词,文采飞扬,让人感触在心。

第1首,《喜迁莺·晓行》: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漂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者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

这首词的作者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词人刘一止。刘一止进士出身,官至中书舍人。他曾因为直言而得罪秦桧,直到秦桧死后才得以升迁。

刘一止博学多才,诗词水平不俗,著有《苕溪集》。而他的代表作便是这一首《喜迁莺·晓行》,因为这首词盛行京城,刘一止还得到了一个外号“刘晓行”。

词的上片描写“晓行”所见所闻,因而主要都是景色描写。这里面几个动词,都用得非常巧妙,比如说“催”、“觉”、“穿”。尤其是“酒力冲寒犹弱”,妙不可言,是说“残存的酒力渐渐变得薄弱,难以抵挡清晨刺骨的寒气”,体现了羁旅之愁,也体现了“晓行”之苦。

词的下片则主要描写离别后的思念。“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有鸿雁传书,还觉得隔靴搔痒,无法畅叙情怀,何况现在没有大雁传说,无限心事,又说给谁听呢?“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漂泊。”三句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乐一苦,感染力非常强。

最后几句,直抒胸臆,更是巧妙无比:“我不是没经历过这样的苦楚,只不过想让这种烦恼稍稍减少一点,谁知近来这段日子,却让我更感到难受。”

新来还恶,大概便是这首词的写作初衷,也成为这首词的落脚点,留白无限,相信读者自有体会。

第2首,《高阳台·除夜》: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文人韩疁。韩疁,生卒年不祥,词作仅存四首。而这首《高阳台·除夜》显然是写过年除夕的情景,突出一个“惊”,体现了时光匆匆,人生苦短之意。

上片“频听银签”,银签乃是古代计时工具,银钱落说明夜深。一个“频”字,显示词人当夜守岁时间之长。

“重燃绛蜡”一句,一个“重”字,体现时光的流逝,体现作者的无奈。绛蜡可以重燃,但人生不可以重来。时光过去了,就没有了。

“老来可惯通宵饮”,老字最是触目惊心。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但是词人显然已经老了,心态也变得消极了。因为他“还怕寒侵”,已然没有了壮年时候的雄心壮志了。大概也只有梅花相伴,算是老年的唯一安慰吧。

词的下片写邻家少女衣裳鲜亮,元气满满,体现了蓬勃朝气。显然,这是对比衬托的写法,他人之快乐,落在自家眼中,何等羡慕,又是何等悲伤。最后,“残雪楼台,迟日园林”,残字说明垂垂暮已,迟字说明时候不对,只留下无限感怀。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好诗词呢?欢迎留言哦。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