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不是好皇帝,但他会生存、懂得享受生活,投降后过得很滋润

2020-08-04 02:13:49 作者: 阿斗不是好皇

文/鼎湖听泉

对于三国迷来说,只要说起"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大家自然就会想到曹操;而说到"扶不起的阿斗",那么大家更是不约而同地联想到刘备那"不大成器"的宝贝儿子刘禅(小名阿斗),这两个著名成语简直就是历史绝配。

都是三国著名人物,这本事啥就相差那么多呢?正因为刘阿斗这个"乐不思蜀"的历史"顽主",与汉献帝一样成了亡国之君,所以大家也约定俗成地把他定义为扶不起的昏君,徒增笑耳。

那么,刘禅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是乐不思蜀的著名历史"窝囊废"、"傻瓜蛋"呢?答案是:No。何也?请慢慢听我道来。

因为刘禅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么弱和傻,如果说他是"扶不起"的弱智皇帝,那多半是影视戏剧和历史演义的"腹黑"而已,有人甚至说他是历史上被黑得最狠的人。其实,正史对他的评价还是比较正面的,《三国志·后主传》评曰:"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被刘备托孤的诸葛亮也盛赞刘禅聪明伶俐,甚至超乎前辈的预期,并不是一根不可雕的朽木,他还在《与杜微书》中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充分肯定了刘禅的聪颖天资以及举贤任能、礼让下士的好品德,不然也没有他们君臣的无障碍合作的美谈了。更有甚者,《晋书·李密传》中,李密还把刘禅媲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皆因"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这评价不可谓不高,高得可谓是有点逆天有点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固有思维和认知。

而且,说出来你也许不信,"扶不起的阿斗"居然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41年),而且将相诸葛亮也只辅佐他11年就死了,此后却是他独力支撑蜀汉政权30年,以区区一州之绵力,在强敌环伺之下坚持了那么多年,如果是其他昏君早就玩完,最终面对强大的中原王朝,没有胜算又不想生灵涂炭的仁慈后主只能选择"不战而降"(这甚至后来成了他的一大罪状),不然像东吴的亡国暴君孙皓不顾后果地怒怼晋武帝司马炎,看似很有性格保了尊严,却是加速自己的灭亡而已(于是有人便说选择不抗争的安乐公刘禅在洛阳安乐地度过比较长久的余生,而硬核怒怼的归命侯孙皓却很快在洛阳"归命",生存智慧也)。

所以,甚至西晋王隐《蜀记》也认为刘禅的不战而降乃"全国为上之策",是一种得分的权宜之计或历史选择。

而且,不仅古人曾给了看似昏庸的刘禅很高评价,即使是现代人如"学术超男"易中天,也在他那很有品位的《品三国》里"声援"扶不起的阿斗,认为他其实很聪明。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给刘禅罗列什么轻信小人、不战而降、忘恩负义(不封有救命之恩的赵云)、没有心肝(其实就是装疯卖傻,让司马昭没了杀心),都是只看表面,没有体味到刘禅的良苦用心,反正也不能把刘禅贬得那么低,不然就是不能透过表象看本质,都是肤浅的历史认知。

所以,看人不能只看表面甚至于人云亦云,不然被反涮的可能是我们那有点"扶不起"的智商也。

那么,作为一个曾与聪明过人的千古名相诸葛亮合作无间、三国在位最长的有为君主,为何就被历史代代相传地耻笑为只会与宫中美女肉博、宠信宦官的"扶不起的阿斗"了呢?这个就是有点不负责任的演义野史和戏剧影视不断"消费"刘禅所致。

当然,首先"消费"刘禅的还是正史《三国志》,有关刘禅只因邓艾的一支偏师而不战而降,然后过着醉生梦死、乐不思蜀的糜烂生活,一点个人尊严和复国念想都没有的"扶不起"历史软蛋形象的出处,正是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话说作为三国实力最弱的蜀汉于公元263年被曹魏所灭。不作抵抗的"无能"刘禅投降后被迁至曹魏都城洛阳软禁,还被封了一个"安乐公"的闲职,严密监视,以免他又鼓捣一些不合时宜的复国大事,给曹魏添乱。即使如此,作为"摄政王"的司马昭还不放心,总是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套出刘禅真话,以便决定杀与不杀。这不,在一次国宴上,一言九鼎的权臣司马昭故意给刘禅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以试试他的反应。

对此,刘禅随从都深为国亡而满含羞愧甚至悲痛欲绝,只有刘禅"喜笑自若",仿佛亡的不是自己的蜀国一样,标准一个败家子风范,连司马昭都认为刘禅扶不起,什么复国啊东山再起啊之类政治理念于刘备的这个傻儿子来说,都是陌生的火星语言,自己确实是多虑了,于是对作陪的贾充放心地说,瞧他那德性,连诸葛亮复活都救不了,何况是比诸葛亮逊很多的姜维辅佐呢,估计从此便没了杀心,刘禅同时得以保住了自己也保住了群臣。

所以很多历史研究者都分析说,这本来就是保命的刘禅在狡猾地韬光养晦、装傻充楞,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比为了一时意气用事忍受不了司马炎居高临下语气,而硬怼说也在南方设座位给天子的冒酸气作答的孙皓得分很多,甚至可以媲美其老爹与曹操的"煮酒论英雄"的历史戏份。

不久,还有点不放心的司马昭又故技重施考验他一次,史曰: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