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饶人处且饶人”,前面7个字因为太霸气,被人选择性遗忘了!孔子真说过“以德报怨”吗?他的回答很硬气,是后人错怪他了!
有些流传千百年的金句,由于时间的消磨,加之人为选择,流传到现在,大多变成半句名言了。比如,庄子的“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就被人们当成励志格言,告诫人们,生命有限,知识无限,所以得抓紧每一刻时光吸取知识的营养,不能虚度。
其实,庄老师的这句话,还有后半句:“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前后两句连起来读,就是: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的意思很明白,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庄子主张的是“至知/无知”,即知识不能简单地说“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而是要区别清楚。顺道知识越多越好,悖道知识越少越好。所以,求知既是知识增加的过程,也是鉴别所得知识是否合道,并剔除悖道知识的过程。这里的“道”,可以理解成真理。
再如“以德报怨”,常常被人用来表示要待人以宽,不要记别人的仇,对待曾经祸害自己的人,反而要给他好处。这样的处世观,无疑是虚伪的,还有人将这一观点强加到孔子头上。其实,孔子对此是持反对态度的。“以德报怨”一词出自《论语.宪问》,原文是: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上文中的“直”,指的是坦诚面对,更准确来说,就是公平。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有人问孔子:“宽容伤害过自己的人,怎么样?” 孔子回答:“(以德报怨了)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正确地做法是)用正直回报伤害,用恩惠报答恩惠。”
孔子这种“以直报怨”的处世之道,现在仍然适用。所以,当我们的领导者面对霸权者的无理挑衅时,才硬气地回应:“中国人历来讲求‘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此外,在宽待他人上,还有句古语,叫“得饶人处且饶人”。指的是要宽容、体谅别人,尽量宽恕别人;还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其实,“得饶人处且饶人”一语的背后,还有个故事,只有将故事与前后文连起来理解,才能深谙其中的真义。
故事说的是,曾经有个道士擅长下棋,凡是与别人下棋,总是让人家先走一步,这个道士后来死在褒信县,死时对一个村里的老头托付死后的事情。几年后,这个老头遵照嘱托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见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罢了(暗示他已得道飞升)。道士生前,曾经写过一首诗,其诗曰:
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尝有道人善棋,凡对局,率饶人一先,后死于褒信,托后事于一村叟,数年后,叟为改葬,但空棺衣衾而已。道人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宋·姚宽《西溪丛语》)
“烂柯”的本义是指斧柄腐烂,在诗中应指围棋。关于“烂柯”,也有个典故,说的是晋代信安郡人王质的故事。王质是个樵夫,砍柴时候误入石室山中,看到有几位童子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歌,王质就到近前去听。童子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呢?"王质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时,那木头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没有了。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上述的无名道士,有人称其为蔡州道人,如,《唾玉集·常谈出处》:“蔡州褒信县有道人式棋,常饶人先,其诗曰:‘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一句“自出洞来无敌手”是又狂又霸气,饶人不是因为懦弱,而是一种君子之风。劝人谦逊的诗不少,比如“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等等,但却都没有“得饶人处且饶人”写得这么接地气,两个“饶”字的运用全这一句朗朗上口,充满了感染力。
其实,人们被半句名言“欺骗”的事,并不在少数,这是因为,语言都是“为我所用”的,历史上曾经的金句被人为“误读”,实乃情理中事,早已见怪不怪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