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皇权社会,皇位只有一个,但皇子却往往有很多,这就埋下了皇室内部斗争的隐患。比如说在明朝,就有一个倒霉王爷,他在腥风血雨中,帮助自己的父亲夺得了皇位,自己却与皇位失之交臂。这位王爷不甘心,三番五次想谋取皇位,最后却被自己的亲侄子活活烤死,满门被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发生在1426年,即明朝宣德元年,明宣宗朱瞻基来到了西安门,想看看自己被囚禁的二叔朱高煦。在此期间,朱高煦趁明宣宗不注意,“伸一足,勾上仆地”,把皇帝绊倒了。朱瞻基龙颜大怒,命人用一个三百斤的大铜缸把二叔扣住。没想到朱高煦天生神力,居然把铜缸顶了起来。
明宣宗又命人用炭火把铜缸覆盖,“积炭缸上如山”。最后“火炽铜镕”,朱高煦被活活烤死,与此同时,朱高煦的十一个儿子也被处死,换言之朱高煦这一脉被灭门了。朱高煦是明成祖的次子,母亲为徐皇后,他的大哥正是明宣宗的父亲。既然朱高煦是明宣宗的亲叔叔,他为何要对叔叔下此毒手呢?
这件事说来话长,还得从明成祖朱棣发起“靖难之役”说起。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率军南下,他让长子朱高炽留守,次子朱高煦随军出征。原来朱高炽身体肥胖,且患有足疾,而朱高煦身强体壮、骁勇善战。在靖难之役过程中,朱高煦战功卓著,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
朱棣也多次暗示朱高煦,是有机会做继承人的,“勉之!世子多疾”,因此朱高煦在作战时更加卖力。在两个儿子当中,朱棣确实更喜欢朱高煦,因为他酷似自己,“成祖以为类己,高煦亦以此自负”。朱棣称帝后,在选择储君时,战功卓著的朱高煦得到了武将集团的拥护,不过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朱高炽。
没能成为太子的朱高煦非常不满,他以李世民自比,“请得天策卫为护卫,辄以唐太宗自比”,对皇位还抱有想法,骄横不法。永乐十四年,朱棣“尽得其不法数十事”,下诏将朱高煦“褫冠服,囚系西华门内”,还想削去他的王位。幸亏太子朱高炽出面劝谏,“乃削两护卫”。回到封地的朱高煦并没有悔改,“怨望,异谋益急”。
1424年,朱棣病死在北征军中,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大臣们一直秘不发丧,朱高煦得到情况后,也“遣人潜伺京师,幸有变”。明仁宗朱高炽知道情况后,没有怪罪二弟,还把他召到京城,“增岁禄,赐赉万计,仍命归藩”。一年后明仁宗病死,其子朱瞻基即位,朱高煦以为自己的机会到了,于是在宣德元年起兵叛乱。
但朱高煦远不如自己的父亲朱棣,最后被迫开城投降。明宣宗最初没想杀自己的叔叔,“废高煦父子为庶人,筑室西安门内锢之”。但没想到,朱高煦让皇帝当众出丑,故意绊倒皇帝,引得明宣宗大怒,最终才将其一门全部处死。最是无情帝王家,朱高煦的悲剧只是冰山一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