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要决定抵抗曹操?与诸葛亮、鲁肃的游说无关

2020-08-25 16:29:31 作者: 孙权为什么要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此战最终以曹操战败,孙权和刘备联军取得胜利告终,从而奠定了南北相持,三足鼎立的格局。不过,熟悉三国历史的读者们都知道,在“赤壁之战”爆发前,曹操拥有压倒性优势。当时刘备正在流亡途中,而孙权虽拥有江东地盘,但实力与曹操相比也是非常悬殊。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孙权打算同落难的刘备联合,共同抵抗曹操大军呢?

按照《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的说法,曹操在向江东进军时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封信的大意就是说:我挥师南下,荆州的刘琮束手投降,如今我带着八十万水师要来到江东,打算与孙将军在吴地狩猎。曹操的这封信自然是赤裸裸地威胁,言下之意就是假如孙权不投降,曹操的八十万(实际兵力约二十万)水师就要横扫江东了。

收到曹操来信后,孙权心中的恐惧是可以想象的。当时他手头能立即调动投入战斗的兵力大约为三万人,这与曹操兵力对比实在太过悬殊。于是孙权立即召开高层会议商讨决策,以张昭为首的大部分人东吴臣子都主张投降,理由大致有三点:一、曹操以汉相身份南征,与他对抗就是反抗中央;二、曹操尽收荆州水师,所以吴军在水上战斗也失去了优势;三、双方兵力悬殊,这仗没得打。

看到大家的意见完全一边倒,孙权也无可奈何。然而当他起身上厕所的时候,一直在会上不发表意见的鲁肃却跟着他走了出来并对孙权说:“投降也不是不可以,但要看是谁投降。我鲁肃或是他张昭在投降曹公后依然可以做官,可将军您投降的话又能置于何地呢?”

大多数人认为,孙权之所以下定决心与曹操死扛到底,鲁肃的这番话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后来刘备人马来到东吴后,诸葛亮又对孙权陈说利害关系,更加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那么孙权真是因为鲁肃和诸葛亮他们的游说而决定抵抗曹操的吗?其实不然。

按照鲁肃、诸葛亮他们的说法,孙权投降曹操必然没好果子吃,因此抵抗曹操就成了他唯一的选择。然而,纵观三国历史,那些投降曹操的军阀大多都得到了优厚待遇,连杀死曹操长子的张绣都在投降后被封为宣威侯,而且还与曹操成了儿女亲家,这一点孙权不可能不知道。更重要的是,当时天下还有不少割据军阀,如果孙权能选择投降曹操,则必会得到很高规格的待遇,以促使其他未投降的军阀也早日弃暗投明。所以说孙权担心自己会受到亏待而选择抵抗的理由并不成立。

既然孙权不是担心荣华富贵不保,那他又是为何选择抵抗呢?难道是因为“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孙权打算为天下除害吗?这其实更不可能。一是实力不允许,二是没任何证据表明当时曹操已确立了谋朝篡位的野心。反倒是孙权更像反政府武装,因为曹操代表的是汉室朝廷。

事实上,孙权之所以打算抵抗曹操,他心里早就算过一笔账。东吴加刘备联军的兵力虽远低于曹操,但曹军主力都是北方人,不擅长水上作战,而荆州兵刚归附曹操,许多人未必心悦诚服。因此当两军交战的时候,曹军不一定能占有绝对优势。此外,即便对抗曹操失败,只要不像吕布那样将底牌输个精光,他就照样有机会投降曹操。理由还是和上面说的一样,曹操需要厚待孙权以给天下人做榜样。

因此对孙权来说,与曹操的这一仗是不打白不打。万一打赢了,江东乃至荆州就成了他的天下,甚至将来反攻中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要是打输了,他再选择投降曹操,混个荣华富贵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既然输赢都是赚,那孙权还有什么理由不放手一搏呢?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