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6年,睢阳之战爆发,张巡率领七千将士,抵挡住尹子奇率领的18万大军。关于睢阳保卫战的重大政治意义,大文豪韩愈说的非常简单粗暴:捍一城,安天下。睢阳十月,千古绝唱,惨烈程度仅次于石堡之战。石堡之战衰落的是李唐王朝,睢阳十月消失了最后的府兵。张巡为武川后裔,南霁云作为南方羽林卫的后裔,最后也做出随君赴死的决断,实为难得。要知道神龙革命,唐隆政变,先天之争羽林卫表现的都不太光彩。所以,张巡和南霁云的结局充满了苦笑,同时也是另一种和解。七千府兵面对前后四十万叛军,歼敌十二万,虽败犹荣。
张巡,许远,南霁云,以微职末吏之身率睢阳全城百姓力扛数十万大军,阻止叛军南下江淮。其战绩比之当世之郭子仪,李光弼亦不遑多让。张巡待南霁云如兄弟,却不知其肺腑。像南霁云这种两进两出敌重重营垒,有无数机会离开战火纷飞的热血男儿,是不会苟且偷生的。被俘后的"犹豫"只是一种假象,若真的被敌招"降",也许真能"大有为"也。
只是,大唐官场已糜烂通透,腐蠹未去,新生力量还未成壮大之势,像张南徐等,过早的砥柱中流,不死于敌也会死于"自己人"之手。若是不大重要的城市,大可弃之,避敌锋芒,以待东山再起。可惜,他们所守之城,扼敌南下江淮浙等经济重地,是敌我双方必守必攻之地。其后不到两年,唐军能逐渐转守为攻,并暴终平定叛逆,江浙经济重地发挥了巨大的战略支撑作用。张巡的睢阳死守,既扼制了叛军初期的南下锋芒,也为唐军赢得了喘息与重新整合的时间。
张许二公为保孤城,经年累月孤立无援,直至兵粮断绝,无奈杀人食肉。从道德乃至现在的人权观点肯定是千夫所指。但是二公阻隔叛军南下江淮,保住了唐王朝的经济命脉,且吸引了大批叛军主力,有效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对大唐的存续功不可没,唐帝从本家的角度封赏立庙也是正常的。况且安史叛军屠杀平民的情况也非常多,如果睢阳不保,江淮失陷,那么无辜死去的人肯定数不胜数,想想五胡乱华。
张巡守城吃人本来就不是什么正确的事,也从来不觉得这是对的。但,问题关键是,除此之外,当时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且不说睢阳城破后城中百姓的下场可能更惨,就是叛军攻破睢阳后一路直下,整个江淮地区都将成为人间炼狱。所以,张巡的行为是永远不值得称赞的,但张巡的精神是永远值得铭记的。
张公确实是人伦缺失,但是这种是战争的残酷性所在,在当时的情形之下,无论张公怎么选择都是错误的,后期因为唐军得胜所以给张公立了庙,现在因为大家生活的比较和平,所以可以对着曾经的血腥历史,指指点点。总结一下,我不认为张公做的是正确的,也不认为他做的是错误的,我只是认为他只是做了一个艰难的选择而已。突然想起《我的团长我的团》,团长像极了张巡,一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玩意,在一片溃败中,生生顶住了敌人不断的进攻,打的都是绝户仗,为后方巩固防御赢得了时间。但是,后面的那些大人物一心想的是,这个玩意赶紧自己杀生成仁,不然回来了大家都尴尬!
当时睢阳被围,粮草断绝,友军自保而不救睢阳,城中大饥,睢阳军民把能吃的都吃光了,包括树皮、铠甲、皮革,城中多饿死。这种极端条件下,睢阳守军要么食死人肉,要么是杀将死之人而食,而被杀者即使不被当作食物,也会饿死或者等城破被敌杀死。睢阳城被围,内无粮草外无救援,连树皮铠甲皮革也吃净,城中多饥死。小妾不被杀而食,也迟早会饿死。睢阳军民也只能食死人肉或杀将死之人而食,活下来的人继续守城,不要擅自给古人套用现代道德。
"食人"从来都是不好的,或者说是不应该的,这点我赞同。但是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要么断粮城破,要么吃人守城。你可能觉得,即使城破也不应该吃人,一点人性都没有,但是张巡的职责是守城,而失守的代价是很严重的。或者说,他必须守城,作为朝廷官员,一方太守,他就应该守城,这是最优先的。而且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如果能用当时的历史背景看问题,你会发现,人性,道德,都必须让位于大义。
什么叫大义,就是正统,就是忠君爱国,就是能为了国家为了君王为了读书人的担当,牺牲一切。个人的荣辱,家族的兴衰。如果能这样历史唯物主义地看,你会理解苏武,你会明白张骞,你会懂得黄道周,你会敬佩孙承宗。我想说的是,对于他们而言,对于当时的主流价值观而言,忠于国家,理所当然,换句话说,事事都权衡,不如去做生意,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