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写给妻子的一首诗,通篇都是口头语,却含有无限情味!

2020-08-26 15:26:39 作者: 王维写给妻子

古往今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情之念、挚友离合之感,不知道牵动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弦。思乡怀人,自然也就成了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的便是家国之愁、怀乡之思。再如宋代词人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则是骨肉亲情之念。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虽然不同作者的阅历和心境不同,所表达出来的情思也不同,但是这些诗词作品无疑都含有无限情味,动人心弦。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杂诗·其二》,正是一首这样的千古名作。它出自于唐代诗人王维之手,是王维组诗作品《杂诗三首》中的第二首,也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写的一首思乡怀人之作。

而根据王维的《杂诗·其一》:“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我们可以得知王维所怀之人,正是远在家中的妻子。因此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便是把王维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在短短20字中含蓄、浓烈、深厚的表现出来。那么王维在这首诗中是如何具体来表现这种乡土之思和亲情之念的呢?

《杂诗·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前两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即您刚刚从我们家乡而来,一定知道家乡的情事?。乍看之下,这两句不过是口头语的淡淡一问。但诗歌有平淡之美,即诗人以平淡的语言包藏优雅的情景、深沉的感慨、丰富的感情。显然,王维的这首诗便含有这种平淡之美,它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淡而有思致。

众所周知,古代交通极不便利,通信也极不发达。因此对于王维这样离家很久的游子来说,它自然就不能随时向家乡人询问家乡的情事,更不可能像我们今天透过各种网络媒介去了解家乡的情事。所以这里王维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从家乡出来的人,他想要打听家乡情事的迫切感,和关心的事情之多就不言而喻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后两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即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绮窗前那棵寒梅有没有开花?如果按照诗歌的情感递进来看,这两句诗所提到的事自然就是诗人最关心的事。但王维既没有询问家中妻子的情况,又没有询问其他重要的事,反而问起窗前的寒梅有没有开花?这似乎有点不走寻常路。

但恰恰就是这样别具一格的一笔,体现出了王维表现情感的高超技艺。我们知道诗歌中常常会有绮窗、绮楼等词语,而诗人的重点又往往在那窗户、楼阁后的人。这里王维没有细说,但不难想象窗后之人就是他魂牵梦绕、久久思念的妻子。至于又为何突出寒梅,或许王维当初正是在这个时间离开家乡,又或许它是夫妻二人的见证。

总之,这里王维对于感情的表露,格外含蓄、浓烈、深厚。正如清代黄叔灿在《唐诗笺评》中所说:“绮窗前”三字,含情无限。从诗歌手法来看,王维这首诗又符合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的艺术特点。即在万千意象中,只选择窗前那一树梅花,便能透露出无限情味,表达出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之深切,同时又能引发读者对无限遐想。

综观王维的这首诗,写得质朴自然,虽然只有短短20字,但感情真挚动人,含有无限情味,动人心弦。最后,读完王维的这首小诗,你有没有想起家乡的什么事,或什么人呢?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