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下西洋所不为人知的绝密任务,找建文帝只不过是附带的

2020-08-26 14:28:37 作者: 郑和七下西洋

从公元1405年开始,到1430年结束,郑和总共七次下西洋,而且每次的规模都异常宏大。按照朱棣当年的诏书,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扬我国威,让四方蛮夷前来臣服。

不过《明史·郑和传》中又有这样的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也就是说朱棣怀疑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是跑到了海外,所以这才派郑和下西洋去寻他。

这个理由貌似很合理,因为在古代大家都很热衷于维护“正统”,朱棣虽说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但按照正统的说法,朱元璋的位子是要传给大儿子的,只因大儿子死得早,所以这才传给了大孙子,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皇位根本就没朱棣啥事儿。

这种维护正统的观念在古代非常强大,所以只要一天不能确定建文帝已死,朱棣一天都不得安宁。所以说这个理由貌似很合理,但是,这个理由无法解释朱棣为何要让郑和先后六次下西洋(第七次的时候朱棣已经死了)。

当年第一次下西洋时,郑和就跑到了印度西海岸一带的古里,还在那里立碑留念。如果说仓皇出逃的建文帝真能跑到比古里还远的地方,那他一定是会飞了。寻找一个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根本用不着那么多次下西洋。

所以,寻找建文帝顶多只能算是附带任务。

那么扬我国威是不是主要任务呢?其实也不是。

明朝确实有这样的传统,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就派人到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告诉他们说中土现在是明朝啦,你们都要老实点乖乖的老朝贡,还将很多的东南亚王国列为了“不征之国”,就是不打他们,前提是他们要乖乖的来朝贡。

明朝建立之事,经过朱元璋这么大肆宣扬,东南亚各国早就知晓,根本就不需要再去扬我国威了。不过朱棣篡位后,为了包装出自己的正统形象,对外再宣布一次也说得过去。但话又说回来,郑和下西洋如若真是为了扬我国威,那明朝这一举动也太不划算了。

论实力,当时郑和接触的那些个东南亚、南亚国家,没有一个能和大明朝相比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体量的。有道是弱国无外交,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郑和就把这些个小国的实力莫得差不多了,扬我国威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后面那几次根本就没必要。

论距离,郑和跑到了印度洋的西海岸,那些个阿拉伯部落和非洲沿海部落,除了给明朝送了几只被误认为是麒麟的长颈鹿之外,还能有啥利用价值呢?就算为了交朋友,你郑和也没必要每次都带两万多士兵和几十艘大船过去吧?

所以说,这其中肯定还有另外的绝密任务,是啥呢?两个字,搞钱。

下西洋这个行动的总策划是朱棣,我们得站在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作为一国之君,朱棣所要处理的大事无非两件,一是对外的国防,二是对内的内政。

国防方面,就是时刻警惕元朝的后裔蒙古人卷土重来,下西洋很显然跟这方面扯不上关系。那剩下的就是内政了,摆在朱棣面前的是他老爹留下的一个难题:缺钱。

当时我们境内的金矿和银矿都非常的稀少,所以在以金属作为货币的古代,一旦经济有所发展,经济总量和货币总量的矛盾就会日益凸显出来。最初,朱元璋打算用元朝印制纸币的办法,整了个大明宝钞来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可却由于无法控制纸币的贬值问题,导致大明宝钞失败了,民间依旧还是用铜钱来作为货币。

但一枚铜钱本身的价值太小了,在小额交易中还可以,买个菜打个酱油啥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额交易开始陆续出现,这时候铜钱的麻烦就来了。

大额交易对铜钱的需求量那是非常大的,可由于古代技术的落后和铜矿的难寻,铜的开采量在短时间内很难得以提升。另外从铸造的角度来看,铸造一批铜钱和一批银币所耗时间基本相同,但是其价值就远不一样了。相反,由于银币本身价值较高,所以铸造成本相对来说也就低廉很多。

看到这里,大家知道朱棣为何三番五次地要求郑和下西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