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司,萧何械系。未央宫,韩信诛夷。那英雄、早已见先几。赤松子、人何在,黄石公、数真奇。知情的,只有个越范蠡。
在道教的神话体系中,赤松子是一位得道真仙,直到今天,道教信徒仍然相信天上行云布雨的主宰就是赤松子。不过比起这个身份,赤松子被人熟知主要因为其是留侯张良的师傅,相传汉朝建立后,留侯放弃了荣华富贵,一心随赤松子修仙炼道,不问红尘之事。
留侯是汉朝建立的重要功臣之一,和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也是刘邦最信任的人之一。奇怪的是,在绝大多数汉军宿老论功行赏之际,留侯却主动地远离朝堂,以问道之举表明自己淡泊名利的志向,这点和他之前积极向高祖献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对他的心路历程十分好奇。留侯爵位有别于地方诸侯
提到张良,很多人愿意称他为留侯,这个称呼在太史公的《史记》中也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张良影视形象
汉朝消灭西楚政权后,高祖对有功的将领进行论功行赏,他本来想封张良为"三万户侯",不过后者拒绝了高祖的好意: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因此,张良只有爵位,没有官职。
如果我们将他和其他汉军宿老重新对比,就会发现其中的有趣之处。
萧何戏曲中的形象
萧何在《史记》中被称为萧相国,与之类似的还有曹相国曹参、陈丞相陈平,这是以他们的官职为称呼的。萧何也有爵位,他的爵位是"文终侯"
韩信在《史记》中被称为淮阴侯,不过他的官职乃是汉朝的大将军,在战争年代,所有兵马都归他指挥,只有在和平年代,兵马才会回到掌管军事大权的太尉手中。韩信是高祖分封的楚王,这个爵位(王)要大于萧何和张良(侯),可惜的是,韩信后期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所以才被降级为淮阴侯。
不难看出,同为汉初三杰,留侯事实上没有在汉政权中任过职,和大部分汉军官员及将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事实上,从高祖和留侯合作开始,留侯便一直作为一个外围参谋向高祖献策,只不过人们更习惯将他和汉政权捆绑在一起,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印象。
韩信雕像
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留侯一生的志愿是效忠韩国和韩王室,希望韩国可以复国且长盛不衰。因此他需要借助其他人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夙愿,无论是高祖还是项氏亦或其他势力,本质上都是他借力的对象。因此留侯并没有想在这些政权中的任意一方出仕的打算,包括汉政权也是一样。
留侯为高祖出力颇多、献计甚广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不过其真正的意图乃是消灭秦朝、建设新韩国、为韩王成报仇等等,并非为自己谋取利益和地位,只是在机缘巧合下,最终都是汉政权收益颇多。
在这种情况下,高祖自然愿意以最高的标准去奖赏留侯,可是留侯却遵从己心,以韩国贵族之后为傲,拒绝了职位上的封赏,只保留了爵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封地和人口。留侯修道前,完成了两件大事1. 灭秦为祖国报仇
留侯不肯在汉政权出仕也释放了一个政治信号,那就是他不希望卷入复杂的朝堂斗争。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决心,他选择了修道作为出世之路。
不过在修道前,留侯的心愿已经顺利达成,他为高祖出谋划策,帮助汉军顺利从武关入秦,消灭了秦朝,为自己被灭亡的祖国报仇: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军走武关入秦
消灭秦国乃是留侯一生夙愿,即使他知道这条路难于登天,却始终牢记国仇家恨,日夜为之奋斗。
即使自己不能上马杀敌,留侯也要用自己的政治能力和远见卓识,尽量地削弱秦朝国力,向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努力靠近。
秦朝灭亡虽然不是留侯的一人之功,但是他在其中付出的艰辛努力,也确实能让自己不留遗憾了。2. 为子孙留存基业
其实在秦朝灭亡后,留侯就已经有了出世之心了,可是高祖、吕后屡次和他寻求帮助,出于感情及其他方面的多种考虑,留侯还是辅助他们走完了最后一段路,高祖去世后,留侯的出世之心更加坚固: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彊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原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穀,道引轻身。
不受项羽待见的韩王成
虽然留侯能轻视世间的诱惑,但是古人对宗族延续的渴望还是为他套上了一层枷锁,尤其是他的祖父和父亲为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经验和人生阅历,使得他必须为子孙考虑。
留侯之所以接受了高祖分封的爵位,就是希望为张氏后代留下一份基业,只要自己不像韩信一样犯下大罪,后人们就可以继承爵位,令家族得以延续。
如何避免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不犯错呢?留侯以身作则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宁求无功、不可有过。只要自己不参与政治斗争,那么张氏必然不会被卷入漩涡,子孙后代们自然可以凭借这份基业延续长久,这就是留侯修道的根本原因。留侯真的远离了朝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