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我国赫赫有名的文学大家,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的存在,下至垂髫小儿,上至耄耋老人,都对他有所耳闻。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才华横溢,文采过人,更是因为他生于一个黑暗混沌的年代,却拒绝同流合污,与他人一样随波逐流。而是坚定自己的思想,绝不因为重重困难而动摇自己的内心。
他的文学作品更是流传千古,令后人们拍案叫绝。
但世人有所不知,周家不仅仅培养出鲁迅这样的一代文豪,他的最小的弟弟周建人同样也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伟大人物。
与痴心于文学创作的大哥截然不同,周建人对于生物方面的研究颇有兴趣,也曾多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著作,收到众人的广泛好评。
同时,他也为中国妇女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积极维护妇女的权利,替她们争取到更大的利益。也正是因为他促进人民的思想解放,以及他之前所做出的种种贡献,他之后官至副国级,这可是连鲁迅也没有达到的高度,也是常人难以匹敌的存在。
周建人究竟做出了何等成就,能引得上级如此赏识他?
成熟懂事,自学成才
世人对周建人的第一印象很可能出自于鲁迅《风筝》一文,在鲁迅的描述里,他以一个顽童的形象出现在众人的眼前,让世人认为他只是一个贪玩的小儿。
可是,事实不尽如此,他出生在封建王朝即将大厦倾塌的时候,这时的人们已经觉醒了改革创新的意识,有人选择出国留学,也有人选择投身革命,他的两个兄长也接连离家,只留周建人一人在家侍奉老母。
他本想前往南京求学,可实在不忍心母亲一人独守家中,便放弃外出上学的念头,在家照顾母亲。闲暇之余,他也没有浪费时间,而是开始自学书中的知识,他天资聪颖,凭借着对生物的热爱,居然自学成才。
投身革命,顽强不屈
自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正式展开进攻以后,几乎整个中国上下一片混乱,不仅是因为日本侵略者将中国搅得乌烟瘴气,也是因为中国的普通人民对于这些凶残的侵略者心怀畏惧,自己的生命也如同风中残烛一样危在旦夕。
然而,周建人却在此时挺身而出,他不畏日本军队的强权,执意在文章中揭发这些侵略者的真实面目,并且呼吁广大人民群众,绝对不能屈服于他人的刀枪之下,中国属于我们,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周建人的这一举动在当时看来实在是过于大胆,当时因为投身革命便惨遭杀害的烈士们数不胜数,但是他依然选择直面恐惧,将个人生死置之于度外。
思想解放,深受赏识
周建人先生不仅仅在抗日事业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样也促进了人民大众的思想解放。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便有了性别平等的意识,于是四处奔走,呼吁大家不要再对女性怀有歧视,女人同样可以上学读书,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权利,她们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她们的价值也不需要外人来定夺。
尽管这在如今的我们看来实属平常,可是在那个还尚处于被封建礼教桎梏的时代,女人的地位并不高,只能听从男人的摆布,遵循“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迂腐理念,而周建人这一番话语在当时可算是令世人难以置信,是他们前所未闻的。
世人也不明白为什么周建人身为一个拥有诸多权利的男人还依旧为女性谋取福利,只有他一人明白,彰显男人的风度与强大绝对不需要凭靠欺负女性来实现,而是看自己是否为国家和他人尽心尽力地服务,是否促进社会与民族的进步,这才是评价一个人价值的正确标准。
因此,从维护国家的方面来说,男女皆是一样,为了拯救处于危急存亡之时的中国,女性的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
同样,周建人也是因为看不惯那些只知对女子指手画脚的丈夫,痛恨女子无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现状,因此也绝对要将女性解放运动贯彻到底,也是因为周建人在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出色表现,和抗日战争中坚强不屈的顽强品格,最后他官至副国级,这可是连鲁迅也没有达到的高度。
可是世人依旧对他了解甚少,这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他本就为人低调,不会因为想在众人之间得到一个良好的声誉便一再地宣扬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二便是他一直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革命事业里,常常将自己关在家中忘我地工作,常常十天半个月不出一趟家门。
然而,无论是周树人,还是周建人,他们都是为国献身的伟大英雄,只不过方式不尽相同而已。两人并不适合拿来比价,我们只要记住,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没有临阵脱逃,而是勇敢面对,为了保护人民与祖国做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小结:
周建人在世时从未因为自己的名气与威望在人群里不如自己的兄长便愤愤不平,在在他的心中,名气、声誉等不过是眼前浮云,并没有过多的价值。比起有一个良好的名声,他更愿意投身工作,为人民争取更多的福利。
虽然他身居高位,但是他依旧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而且他正是因为临居于众人之上,更觉得倍感压力,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民众所信任的人,自己更要做出一良好的表率,才能不辜负人民大众的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