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飞天——衰落期:优雅的云中菩萨(宋、西夏、元)

2020-07-22 02:16:06 作者: 敦煌飞天——

飞翔的乐舞“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洛阳伽蓝记》

汉语“飞天”一词,最早见于东魏成书的《洛阳伽蓝记》。飞天是佛教造型艺术,他的形象源自古老的印度神话,为婆罗门教中的二位小天神“乾达婆”和“紧那罗”。天,在佛教概念中,不仅指天国、天宫,还是对神的尊称,如吉祥天、三十三天等。因此,汉译佛经,用“飞天”这两个字是很贴切的,它专指天宫中的供养天人和礼佛、舞乐的天人。乾达婆和紧那罗是能歌善舞的天人,后来成为侍奉供养佛的小神灵,司音乐、散花和礼拜之职。每当佛讲经说法之时,以及最后佛涅槃之时,他们都凌空飞舞,奏乐散花。

按佛经所示,飞天的职能有三:一是礼拜供奉,表现形式为双手合十,或双手捧花果奉献;二为散花施香,表现形式为手托花盘、花瓶、花朵,或拈花散布;三为歌舞伎乐,表现形式为手持各种乐器,演奏、舞蹈。根据这三项职能,古代匠师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一个毫无情节可言的题材表现得丰富多彩,并逐渐形成一种富有特色的艺术形象。

飞天的造型传入中国,有个很重要的发展,那就是强调了音乐性和舞蹈性。它从印度经过西域传到中国内地,经过了一千多年的衍变和发展,日渐完美,形成了中国化的造型。原来印度的飞天持乐器的形象非常少,而伎乐飞天在敦煌石窟已成为主题;原来印度飞天的动态都出自印度的舞蹈,而中国的飞天,从舞姿、服饰等特点看,则受到当时中国社会舞蹈的影响。

敦煌石窟以莫高窟为主,包括榆林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堪称中国飞天图像荟萃之地。据统计,仅莫高窟就有二百七十多个洞窟绘有飞天四千五百身之多,加上其余石窟,飞天近六千身。从敦煌飞天的造型衍变、时代特征以及技法特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个时期:

一、早期(北凉、北魏、西魏)为模仿萌发期;

二、中期(北周、隋)为转型创意期;

三、盛期(初盛唐、中晚唐、五代)为定型鼎盛期;

四、晚期(宋、西夏、元)为程序化衰落期。

飞天是佛教天宫的精灵,在造型上集中了人间最善良、最美丽的形象,使人觉得亲切并产生佑护感。飞天的美学基调是健康的,表达的是升腾、开朗、乐观的情趣,这也正是飞天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将陆续撷取出敦煌石窟艺术中各个时期经典的飞天图像,以飨读者。衰落期:优雅的云中菩萨 (公元960-1368年)

宋代、西夏和元代,属于敦煌壁画的晚期,这一时期的飞天进入了衰落期,壁画上美丽动人的天宫乐舞也随之谢幕。

宋代时敦煌仍为曹氏家族所统治,壁画题材与唐后期基本相同,各种壁画格式雷同,缺乏唐代那种创新之气势。西夏时期经变画减少,壁画题材主要是千佛、说法图等,飞天画得很少,唯有窟顶四周画有身着菩萨盛装的飞天,手持乐器演奏和散花,有些身材明显增大。伎乐飞天手中的各式乐器,在音乐史研究上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由于受到中原绘画的影响,飞天的造型已经成为定型的线描仕女画,技法日臻成熟,基本上以神话中的“嫦娥奔月”为造型依据。这一时期注重用线塑造形象,画工精细,设色浅淡,基调为青绿色。

衰落期的飞天已进入程式化的阶段。

捧摩尼宝珠双飞天 宋 莫高窟第76窟 南壁

此窟四壁上部连续绘制了飞天,每壁十身,分两组相对飞翔,中间两身相对共捧一大摩尼宝珠。飞天服饰华丽,多珠宝饰物,其造型、勾线均体现出时代风格,设色为冷色调,以青、绿、灰色为主。

捧摩尼宝珠飞天 宋 莫高窟第76窟 北壁

飞天面相丰圆,长眉修目,戴宝冠,梳高髻,斜披大巾,下着长裙,两手捧金光闪闪的摩尼宝珠。造型优美,画工精细,不失为宋代佳作。

持拍板飞天 宋 莫高窟76窟 北壁

飞天双手持拍板作演奏状,在三朵彩云之上横卧飞行。高髻宝冠,佩带耳珰、臂钏、手镯,装扮如贵妇人,华贵端庄。白描线条功力极佳,造型雍容华贵,继承唐五代画风。

五身飞天 宋 莫高窟第76窟 东壁

绘于八塔变中的飞天为童子相,或光头,或梳髻,裸身形,造型较为新颖。塔上空环窟的飞天服饰华丽似宫娥,横向飞翔。伎乐飞天吹横笛,捧花盘飞天抛撒花瓣,飘带逶迤。

观音宝盖飞天 宋 莫高窟第76窟 北壁

十一面观音手托日月,上方的宝盖左右绘有两飞天环绕献花飞翔。此图属于汉地密宗画像,保留了许多显教的传统画法,如飞天形象在藏密画中很少出现,而在汉密画就有保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