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贤宦名流千古,无耻太监遗臭万年,高力士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2020-07-21 12:16:58 作者: 一代贤宦名流

《长安十二时辰》中郭利仕原型,有着“千古贤宦第一人”之称的高力士,本名冯元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宦官,更是以宦官的身份位列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爵封齐国公。一个太监能有这样的官职,可以说是很厉害的了。

纵观高力士的一生,其伴随了李唐四代帝王,分别是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和唐代宗,那个时期的许多大事件,都有其身影。平韦后使睿宗登基、玄宗立为太子,平太平公主而使玄宗太子位得以巩固,斗李林甫而使肃宗登太子位,斗李林甫和杨国忠而巩固肃宗的太子位,保护肃宗,代宗得以出生……对了,棒杀杨贵妃也是他动的手。

作为一个太监,能有此经历,也足够吹一辈子了。

而一直以来人们对高力士的评价也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一代贤宦名流千古,也有人说他是无耻太监遗臭万年。

那么,高力士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其实,历史上真正的高力士是一个富有政治智慧但却又心胸狭隘的人!

高力士年幼时被处阉刑,送入宫中,本该会是个平淡无奇的小太监,但他却凭他非凡的政治智慧,一步步走向权力的中心。

当武则天在位时期,李隆基还只是个宗室亲王的时候,高力士就凭他过人的政治嗅觉,预感到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日后必然会是大唐江山的执掌者,所以对其格外奉承,不敢懈怠,从而也获得了李隆基的恩宠相待和信任。

景龙中,玄宗在籓,力士倾心奉之,接以恩顾。(《旧唐书》)

特别是唐隆年间,他过人的政治智慧告诉他李隆基这阶段在不断“招兵买马”,一定是要有大动作了,于是他投诚于李隆基,为其传递消息,积极参与了唐隆政变,平定了韦后之乱。

至此,他成为了李隆基这位未来皇帝的心腹,一步步地靠近了权力的中心。据说,朝廷每当有奏本,都要经过高力士的手再到唐玄宗那里。

而凡有小事,则由力士裁夺,这在一般人看来,那就是有点擅权的意思在里面了,基本上是奸臣之操作。比如赵高、魏忠贤等等。而唐玄宗不仅觉得这没什么,反倒认为多亏了高力士,他才能更好的休息。

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玄宗常曰:“力士当上,我寝则稳。”(《旧唐书》)

高力士能有这么大的权利和恩宠都在于当初他站对了队伍,押对了人。而这些正是他那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智慧的体现。

当然了,高力士更多的还是因为“忠心”二字,唐玄宗与他的感情可谓是生死相交啊!

且不说之前参与了李隆基的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成为李隆基登上皇位,最得力和最忠心的助手。

就是再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大势已去,一行逃往蜀地,在很多官员纷纷投降安禄山的危局下,高力士不离不弃,一路追随唐玄宗。返回长安后,唐玄宗被幽居西内,面对李辅国的迫害,高力士正色怒斥李辅国,保护了唐玄宗,也因此得罪了李辅国。

上元元年,76岁的高力士被李辅国矫诏,流放贵州。两年后,唐代宗即位,大赦天下,高力士回归京城,刚刚走到朗州,得知唐玄宗驾崩的消息,他“北望号恸,呕血而卒”!

说他是一代贤宦,还真不为过,历史上还真没多少这样忠心且有能力的太监!

当然了,高力士虽然有着过人的政治智慧,但却没有容人的雅量,心胸狭隘。

“高力士脱靴”为人所知,一代文豪李白醉写国书,伸出脚让高力士给他脱靴,碍于玄宗在场,高力士不好发作,只得为李白脱靴,从而为人所谈笑。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高力士便恨极了李白,处处找机会针对他。

当李白为杨贵妃写下“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的《清平乐》后,高力士的机会就来了。他在杨贵妃面前进谗言。说李白写《清平乐》是嘲讽贬低杨贵妃的。

贵妃不解,高力士便进而说道:“飞燕以瘦得宠于汉帝,后又因作风不正,而被废为庶人,李白把娘娘比作飞燕,不就是嘲讽贬低的意思吗?”

杨贵妃听后,便恼怒起了李白。而后每当唐玄宗欲重用李白,贵妃都进言阻止。唐玄宗也因着贵妃不喜李白的缘故,而渐渐地疏远李白。

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贱之甚矣。太真妃颇深然之。上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松窗杂录》)

而这正成了高力士的心,报了当年脱靴之仇。高力士为了报复李白,而专找李白诗词中的错处,向杨贵妃进言,可见,高力士的心胸狭隘,不能容人。

高力士能以一个太监的身份而位居高官,深得宠信,足可见他非凡的政治智慧。而他因李白让他脱靴一事而耿耿于怀,睚眦必报又显得他心胸狭隘,不能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