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公平定三父之乱,挽救秦国于崩溃边缘,为何又说他害了秦国?

2020-07-21 12:13:53 作者: 秦武公平定三

众所周知,封建时期的统治者基本都有谥号,而以“武”为谥号的那几位君主,基本都不简单。

正如“武”这个字在谥号中的双重意义一般,其可以表示如霸道总裁一样开疆拓土,是为“褒义”,也可以表示如直男癌一般的好大喜功,是为“贬义”。

正如史书所记载的,“夸志多穷曰武”,也就是志向挺远大,但是黔驴技穷,往往光说不练,不就正是贬义的说法吗?

最有名的,当属为西汉奠定了庞大疆域版图的汉武帝刘彻了,可是他在晚年之时也确实是犯了不少的过错,虽说颁布了《轮台罪己诏》,但依旧被很多人所诟病。

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个秦武公,其实也如汉武帝刘彻一般,集功劳与过错于一身,可以说他救了秦国,也可以说他在一定程度上害了秦国。

秦武公的功劳

是时,秦宪公去世,太子是秦武公,那么也就意味着应该有秦武公继承大统,可是最终上位的却并非是秦武公,而是秦武公的弟弟“秦出子”。

虽然秦武公是嫡子,可是由于他当时年幼,即便登基也无法掌权,所以实际上秦国的统治者其实是掌控在大庶长弗忌、威垒以及三父等人之手。

后来由于秦出子被弗忌等人所害的原因,秦武公才得以被这三人拥立登基。

明明白白地上演了一场“权臣篡权”的戏码,也就是史上著名的“三父”之乱。大家说,秦武公他能放任秦国就这样落于他人之手吗?

必然是不能的,不过秦武公刚刚登基的时候也并没有做出任何的举动,他深知大庶长弗忌、威垒以及三父等人在朝中早已根深蒂固。

本身暗害“秦出子”就极有可能是因为秦出子脱离了掌控,故而这才痛下杀手,可想而知,未来等待秦武公的命运也绝不会太好。

但秦武公聪明啊,从上任开始,就主动找三父等人,要求要率军讨伐彭戏氏,显然是有“交权”的打算。

三父等人利欲熏心,还真就同意了,结果秦武公在华山脚下一呆就是三年,暗中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继而到了秦武公三年,秦武公率军回朝讨伐“三父”等人之时,一直养尊处优、骄奢淫逸的大庶长弗忌、威垒以及三父等人这才恍然大悟,可惜为时已晚。

由此可见,如果不是秦武公自身的果断,暂时放弃秦国的话,势必就会一直处于三父等人的严密监控之下,又怎么可能平定三父之乱呢。

那么秦国也势必就此逐渐沦为三父等人谋取私利的傀儡政权。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秦武公确实是救了秦国,挽救秦国于崩溃边缘,否则以后还真就不一定能在嬴政的手中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秦朝政权。

秦武公的过错

可是秦武公虽然有功,但其也有让人诟病的过错,而且正是因为秦武公的过错,让秦国损失了大量人才,故而才会有人说秦武公救了秦朝,同时也害了秦朝。

而秦武公的过错,便是他首次开创了“活人殉葬”制度,而且还是公开应用。

虽然殉葬制度早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是往往都比较低调,会提前杀死殉葬者或者让殉葬者自杀,然后才将他们和墓主人埋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杀殉”。

可秦武公不一样,他觉得人的灵魂会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流出,所以他不杀这些殉葬者,也不让这些殉葬者自杀。

而是直接大大咧咧地让这些殉葬者随着他的灵柩一同前往墓穴,然后将这些殉葬者活生生地封在墓穴之中。

完全跟酷刑中的“活埋”没什么区别,这得多么残忍啊。

正如《史记》所记载的,“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光是秦武公的殉葬者人数就已然达到了66人之多。

而且这些殉葬者还并非都是嫔妃什么的,也不是普通人,而是秦国当朝的一些精英官员。

可想而知,这些心怀大志的精英官员好不容易进了秦国官场,结果还没等施展抱负,就因为这一项残忍的活人殉葬制度而失去了生命。

那么又还有谁会愿意在秦国做官呢?

而且继秦武公以后,这项活人殉葬制度也没有就此废止,而是一代代的传了下去,尤其是到了秦穆公那一代,殉葬者人数更是达到了177人,而且还有不少当时十分出名的贤良之才。

就好比“子车氏三良”,也就是秦大夫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等人,一时间秦国“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纷纷为这些殉葬者惋惜。

结束语

那些说秦武公害了秦国的说法也正是因此而来,虽然他平定三父之乱,挽救秦国于崩溃边缘,这个不假,确实是功劳。

可是其公开且大举推行的“活人殉葬”制度,又让多少贤良白白丢了性命,秦国又因此而损失了多少人才呢?

秦始皇之所以后来只是用兵马俑陪葬,应该或多或少也是因为感受到了“活人殉葬”所可能导致的秦国国力衰退之弊端,故而这才在权衡利弊之下,改以陶俑殉葬的吧!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