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是一位兼具文坛翘楚与政坛重臣双重身份的人。5岁能文,14岁时便参加了殿试。15岁时进入政坛,一路青云,官至宰相。在文学方面,晏殊是一位比较勤劳的人,有着大量的创作,号称"文学领袖"。晏殊在文坛和政坛都有很高的成就了,这才我国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人生赢家,却颇受微词。
但是近现代以来,人们对晏殊政治和文学的成就颇具微词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1、 晏殊生活在宋朝最鼎盛繁华的时期,在和平年代为官没有太多有影响力的作为。所以后人为此称他为"和平宰相"。
2、 说晏殊的词悲伤时不够悲伤,像是在无病呻吟。还有些寿词、颂词辞藻华丽,内容空虚。让人读起来味同嚼蜡,毫无风趣。
对于这些微词,我想说几点:
1、 生活在四海升平时期的晏殊,不可能也鲜有机会像赵普一样担负起拨乱反正的历史责任,也不可能像寇准那样在千钧一发之际,凭借强硬的宰辅气势逼迫帝王御驾亲征。
2、 作为和平时期的晏殊,在政坛上也是有不少作为的,比如建议刘皇后垂帘听政,与西夏战事他提出要罢监军,不以阵图授众将,让将士们在战场上能够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3、 晏殊是为"伯乐"他为宋朝举荐了不少"千里马"比如:范仲淹、温弼等。他还大兴学校,乐善不倦。
4、 文学方面,叶嘉莹先生说过晏殊是一位理性的词人。我觉得我们在欣赏晏殊的词的时候要抛去他宰相的身份,细细去品味词中他那细腻的情感,才能体会他词中的绝妙之处的。
有人说读晏殊的词,总有一丝悲伤在里面,但晏殊的悲伤不同于李后主在经历国破这种强烈的感情冲击后所发出的沉重的哀伤。晏殊的悲伤是他用诗人独特敏感去体会那共有的苦难和愤慨。通达的词人
苏轼在《赤壁赋》中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弃不便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同苏轼一样,晏殊也看透了这宇宙守恒的规律,一种循环的永恒。
他的一首小词《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还是去年的天气,还是去年的亭台,今天的太阳西沉了,哪一天才能回来?对于花落我们只能是无可奈何看着它落去,想让他重上枝头是不可能了。写到这里如果是感性的李后主我想他肯定会继续悲伤下去,但是晏殊不一样,他是一个理性的诗人,他会在自己悲伤的情绪中找到出路。"似曾相识燕归来"他领悟了一种循环的永恒。虽然悲伤,但是他淡然的看待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用自己的方式去调整自己的情绪。比如他的"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与其空空的怀念远方亲人、感伤春天的离去,不如珍惜眼前的。看晏殊就是这样既允许自己悲伤又想办法把自己治愈。
有文学家的天赋
诗人多是多愁善感的,在面对岁月轮回,花开花谢,夕阳西下,月圆月缺时总会有很深的感触,然后将感触付诸于文字。诗人天生就有敏锐又细致的观察力。晏殊就正是一位天生敏锐的词人。他观察景物细致入微,甚至不是一天两天的观察。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这首小词晏殊由低到高,从小花小草到高台大树,从屋外的景色到屋内的景色。无不透露着晏殊是个心思细腻的人,用他敏锐的观察力体会这一切。这"小径红稀,芳郊绿遍"肯定不是他一时兴起发出的,是经过他长久的观察才写出的。
谁说他的小词没有风趣?"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晏殊用埋怨的语气来埋怨春风不知道把杨花禁止住,让它出来扑人脸让人心生烦躁。这里埋怨不懂事的春风难道不是他的风趣所在?结语篇
晏殊生活的宋朝是重文轻武的。晏殊作为一个文官在当时受宠是必然的。他一路青云靠的不是皇家的恩宠,他肯定有他自己的独特的政治魅力的。晏殊的小词平淡中的表达却掷地有声。他的词不豪放也不婉约,读起来平淡,但细细品来却句句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