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示意图)
2、心浮气躁,冒然挺进。
出征前,黄权曾中肯地建议,他为先锋先探探吴军的虚实,让刘备在后面坐阵。可刘备不听,执意深入东吴境内,把自己的战线拉长。
3、决策错误,扎营丛林。
长途跋涉几个月,蜀军士气低落,又逢上入夏,天气极其炎热,大树底下好乘凉,刘备决定放弃水路,在丛林处让大军扎下营寨,这恰恰给了吴军用火攻的机会。
你可能还会有疑问,刘备犯了这么多错误,为什么就没有人来劝谏他?为什么没有人给他出谋划策呢?
当然有人了,而且进谏的人还不少。比如,赵云真性情,就曾站出来,劝谏刘备说,当今的国贼是曹魏,不是孙吴,应该好好备战,准备北伐,魏国灭掉后,东吴就臣服了,一旦和东吴先开战,肯定是一场持久战啊!
《三国志·赵云传》记载: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
秦宓也曾劝刘备说,天时不当,必难取胜。前面说的黄权也向刘备谏言。
▲秦宓(示意图)
可是固执己见的刘备谁的话都不听。还把他们都冷落了。伐吴战争不使用赵云,让他督江州,把秦宓关押了起来,不采用黄权的建议,让他督军防备曹魏的进攻。
面对那么“任性”的刘备,作为丞相的诸葛亮怎么不劝呢?
诸葛亮是个聪明人,他既知道刘备执意这么做是有他的道理的,还知道自己也劝不动刘备。
在《三国志·法正传》中记载,诸葛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意思是说,如果法正在就好了,他应该能让刘备不伐吴,就算劝不成功,随同刘备一起出征,也不至于惨败啊。
这就说明了在军事兵略方面刘备更为信任的人是法正和庞统,其次就是自己。确实他们两人更擅长军事奇谋,庞统出谋伐川蜀,法正出谋定汉中。都不是徒有虚名的。而诸葛亮更像是刘邦的萧何,一般是不会随刘备出征的。
明知道自己劝不动主公,为什么还要公开摊牌反对呢?一心做好本职工作,守好成都,并且希望上天庇佑蜀军,才是诸葛亮的智慧呀。
▲火烧连营(示意图)
可惜夷陵战败了,本想着能在有生之年为蜀汉扩张版图的刘备,不仅自己一命呜呼了,更给刚刚建立不久的蜀国挖了一个巨大的坑,难以再图霸业。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