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谦辞。简言之,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准确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敬称
敬称又叫尊称,是尊敬对方的称谓。比如对君主称“王”、“大王”、“君”、“上”、“陛下”,对一般人称“公”、“卿”、“子”、“君”、“先生”、“足下”、“夫子”、“丈人”等,这些都是敬称,与现代汉语的“您”相仿。比如“孔子、朱子”就是尊称;君王称臣下,则用“卿、爱卿”;对有知识有名望的人称“君、先生”;对老人称“老丈、”,与现代汉语的“老人家、阿公”相仿。
与关系密切的人交往,尊称更多,按对方年龄、辈分、性别不同,分别用“尊兄、仁兄、贤弟、贤妹、贤侄、世叔”等称谓,或尊称“阁下、足下”;称呼对方的亲属,也要加尊称,如称对方父母为“令尊、令堂”,称对方妻子为“尊夫人”,有时候称“嫂夫人”,则又有了些亲切感;再进一步,连与对方相关的事物也要用尊称,如问对方姓名、家住何处,要说“请问尊姓大名”、“仙乡何处”;问年龄,要问“贵庚几何”;对方的住宅称“贵府、府上”;对方的作品称“大作”;对方的观点称“高见”。
此外,称人之字,也是一种敬称。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译:因而现在详细地说明原由,希望或许能得到您的谅解。)句中的“君实”是司马光的字,这是王安石对司马光的一种敬称。
谦称
谦称是对自己以及与自己这方面有关的人与事的称呼习惯,主要是表示谦逊的自称。比如君主自称“寡人”、“不榖(gǔ)”、“孤”、“朕”;一般人自称“愚”、“臣”、“小人”、“仆”、“鄙人”、“小可”、“不才”等;女子自称“妾”、“奴”;朋辈间,则称“愚兄、劣弟、小弟”等;老人自称“老朽”;对别人说自己的儿子,称“愚儿、犬子”;说比自己小的亲属,称“舍弟、舍侄”等;说自己的妻子,称“寒荆、拙荆、荆妻、贱内”等;对别人说自己的长辈和兄长,称“家父、家母、家兄”等,这些都是谦称。
另外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如《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我听说过诸侯大夫们,不是担心东西少而是担心分配不均,不是担心贫穷而是担心不安分守己。)句中的“丘”是孔子的名,这是孔子自己的一种谦称。古人说自己的姓称“贱姓”;住处称“敝乡”;年岁称“贱庚”;住宅称“寒舍”;自己的作品称“拙稿”;自己的观点称“拙见、愚意”等。
敬称代替了第二人称,谦称代替了第一人称。因此它们虽然都不是代词,但在意思上却相当于代词“您”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