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制瓷技术和艺术风格,让南宋官窑瓷器在五大名窑中排名第一

2020-09-03 13:25:01 作者: 独特的制瓷技

对于大的器型,工匠们先将泥料揉成泥团,再根据器型大小用手将泥团压成泥条,通过手捏、拍打将各泥条互相粘贴在一起筑成坯体的外型,再用刮坯法进行内外刮坯,直到坯体表面光洁为止。

南宋官窑圆形的器物一般在手动辘轳车拉坯法成形。用来成型的泥团,要保持一定的潮性,使泥团与辘轳盘平面紧密相联。泥团也不能太湿,太湿的泥团变形走样,不利于做二坯。头坯做好后,放在阴凉处凉坯,然后重新放回辘轳车上,慢速转动辘轳车,反复校正。接着在辘轳车上修出器足,再将泥料揉成泥团,根据器型足部大小要求用手将泥团压成粗泥绳,再通过过手捏、拍打做成坯体外型。

南宋官窑以“紫口铁足”、“粉青釉色”、“冰裂纹片”、“薄胎厚釉” 四大特征著称于世,其造型线条或简洁婉转,或柔和流畅,呈现出一种既端庄凝重又轻巧细腻的美感。

宋代文化涌起了一股复古思潮,因此官窑青瓷具有“崇玉尚青”的艺术风格。玉具有温润含蓄、表里一致、坚而不弯等多种美德,历来为人们所崇尚,官窑瓷器也具备类玉的特征。尤其是薄胎厚釉类青瓷,釉层丰厚,光泽柔和,蕴润如碧玉。

南宋官窑青瓷青釉色泽苍翠欲滴,明澈温润,器体表层釉面形成不同规则、大小的裂纹及开片,古人将这种烧制技术上的缺陷称为“璺”。由于其纹理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成为瓷器的一种美化装饰,也是南宋一个时代的审美产物。

宋代是文人社会,艺术上反对藻饰,讲求清雅,追求“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最佳境界。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官窑青瓷一反唐代雍艳富厚之风,追慕一种静穆幽雅、柔和晶莹、似玉胜玉的艺术意境。

南宋官窑青瓷的釉色以浅蓝绿色为主,质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给人以“雨过天晴”的美感。南宋官窑青瓷因胎土含铁元素较高,瓷器烧成后,器足和口沿呈现黑褐色和紫褐色,称“紫口铁足”。器物颜色以粉青为上,浅白次之,灰色为下,擅长以釉的色泽、质感和纹理来凸显艺术美感。

官窑青瓷的这些艺术特征,与当时制瓷工艺的精进是分不开的。制瓷工匠们选用风化程度较高的瓷石作为制胎原料,用精细的淘洗技术提高原料中高岭土粘石矿物的含量,又将含氧化铝更高的紫金土引入瓷胎的配方,大大增加了瓷胎的抗变形能力,改善了青瓷的工艺性能。所以官窑瓷器瓷胎如蛋白般透亮,对着光时,釉层又能呈现出深浅的变化,在幽雅端庄、明快和谐的统一中,流溢出庄重典雅、凝重深沉的艺术风采。

南宋官窑瓷造型代表着中国宋代瓷器造型的艺术颠峰。官窑瓷器造型线条结构多从古风,器物造型基本上参照商、周青铜礼器、汉玉器的形制,庄重典雅古扑,形体结构造型线条古风浓厚,这既是南宋官窑造型的艺术特色,也是南宋宫廷文化的精髓,达到了古代青瓷艺术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