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不直接传位朱棣?朱元璋:不想传,也不能传!

2020-09-04 01:07:02 作者: 朱元璋为什么

洪武二十五年(1392),懿文太子朱标病逝。经历丧子之痛的朱元璋改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登基为帝,是为明惠宗。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历经四年战争,最终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同年,朱棣登基称帝,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

朱元璋先后册立朱标、朱允炆父子为储君,对于大明王朝的皇位传承显然有着自己的“偏爱”。然而事与愿违,朱标英年早逝未能继承大统,朱允炆则仅仅在位四年时间便被自己的叔叔“赶”下皇位。最终,大明王朝的皇帝宝座由燕王朱棣一脉延续。历史证明,朱棣是一位英明的帝王,开创了“永乐盛世”,大明在他这一脉传承超过了200年。

既然朱棣如此优秀,为何朱元璋在世时没有考虑传位给他呢?如果朱元璋直接传位给朱棣,那么四年内战的靖难之役就可以避免,大明王朝或许可以更快、更好的进入新的鼎盛时期。朱元璋不传位给朱棣,真的只是因为对于朱标一脉的偏爱吗?除了所谓的偏爱,朱元璋是真的不能传位给朱棣。

嫡长子继承制,是摆在朱棣面前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

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与此同时,嫡长子朱标被册立为皇太子,成为大明未来的继承人。朱标为什么可以当太子?

最重要的一点,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在法理上无可争议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虽然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在皇储的选择问题上,老朱没有烦恼过。朱元璋早早便立下了大明祖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的前五个儿子都是马皇后所出嫡子。但更多人认为,《明史》的记载乃是朱棣登基后篡改后的结果,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朱棣继位的合法性和正统性。而对于朱标太子的身世,《南京太常寺志》中就记载太子朱标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的生母为李淑妃。但根据实际碑文记载,淑妃之父李杰生于1331年,作为女儿的李淑妃在朱标出生的1355年应不会超过十岁,这样就排除了朱标生母为李淑妃的可能。反倒是生于1332年的马皇后十分符合生育朱标的年龄条件。更何况,李杰投奔朱元璋是在1355年,那个时候朱标已经出生了。因此,朱标嫡长子的身份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姑且不讨论朱棣真实的出身问题,就以嫡四子的身份来认定。在朱标太子死后,排在朱棣前面的还有老二秦王朱樉和老三晋王朱棡。

按理来说,朱标死后,朱元璋想要在众多儿子中选择新的太子,嫡次子朱樉是第一选择。但是这位秦王殿下并不是一个争气的主。秦王朱樉13岁就藩西安,在其封国却屡屡犯错而遭到朱元璋的批评。在朱标太子死前一年,朱樉还曾因为过失被召回南京挨批。因此,朱元璋对于这个儿子的能力并不满意,朱元璋让太子朱标巡视关陕就是最好的证明。区区一个封地,朱元璋尚且不放心让朱樉治理,更何况是整个大明。

嫡三子晋王朱棡,比起秦王朱樉也是不遑多让。12岁被封晋王的朱棡,在其前往太原就藩途中,因为鞭打徐兴祖而受到朱元璋的责备。晋王朱棡在太原封地时还曾被告意图谋反,若不是太子朱标护着他,可能早就被朱元璋给废了。这样的儿子,朱元璋也绝没有可能传位于他。

这么一个个轮下来,排行第四的燕王朱棣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燕王朱棣在各方面都表现的很出色,也没有什么出格的不良记录。但嫡长子继承制是朱元璋亲自确立的大明皇位传承制度,朱元璋没有理由在老二、老三均在世的情况下,跳过这哥俩直接册立老四朱棣。这么做不但打脸,还会给将来大明皇位传承造成不良影响。更何况,按照法理制度,朱标一脉的嫡孙在继承顺序上是优先于朱元璋其他嫡子的。

所以说,即便朱棣是嫡子身份,他在法理上的继位顺序太靠后了。既然朱元璋秉承嫡长子继承制度,那么朱棣被册立为皇太子的可能性微乎其乎。朱元璋册立朱棣将打破大明政治、军事格局

大明作为一个新兴政权,在其创建初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和不安定因素。尤其是北方残元势力不甘就此失去中原地区,对于大明依旧虎视眈眈,有着巨大的威胁。蒙元骑兵机动性灵活,战斗力强悍,时常骚扰大明边境。对此,朱元璋不得不调遣重兵把守国门。除此之外,还有各大要塞及军事重地需要有人领兵镇守。基于大明初期的国情局势,朱元璋决定分藩诸王前往镇守各大要塞和边防重地。而这些藩王基本全部都是朱元璋的儿子,因为这些藩王都手握兵权,如果贸然安排其他将领,唯恐会对皇权造成威胁。加上老朱这个人生性多疑,除了自己的子孙,对外人缺乏信任。

除了太子朱标外,朱元璋对于其他成年的儿子尽数分藩各地,并且明确规定,没有传召不得擅自进京,甚至众藩王之间还需要“错峰”进出京城。朱元璋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众藩王与朝臣勾结,结党营私,也减少众藩王间的正常往来,确保朱标太子的地位稳固。

同时,朱元璋与朱标使用同一套朝政班底,表明了君臣一心、父子一体。这样做既可以在朱标监国时,避免父子执政班底间的不必要摩擦,也能提升朱标在朝廷上下的威信和权威。说到底,在朱元璋眼中,除了朱标外,根本没有考虑过其他皇子继承皇位的可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