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驱逐张松,真的错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吗?

2020-09-09 14:24:08 作者: 曹操驱逐张松

“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府仰之顷,岂不惜乎!”

这段评论,见于《资治通鉴》,是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所说。这里提到的

“曹操暂自骄伐”,

其实是暗指曹操因为骄傲,这才丢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那么到底是哪件事,能让曹操付出这般代价呢?

答案与一个人有关,此人便是张松。张松又是何人,为何能让曹操痛失一统天下的机会?

一、正史中的曹操驱逐张鲁了吗?

其实,张松本人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他的身份比较特殊。当时益州还在刘璋的统治之下,而张松乃是深受刘璋信任的益州别驾。

按照小说演义的说法:刘璋为人暗弱昏庸,当面对张鲁的步步紧逼时,他试图取悦曹操以自保。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克荆州,刘璋随即派出张松,令其带着益州地图前往许昌投效曹操,但是曹操以貌取人,看不起张松,并不重用,张松因此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便返回益州。

那么历史上是否有这样的事呢?

答案是肯定的。据《三国志刘二牧传》记载:

“璋复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会曹公军不利於赤壁,兼以疫死。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

这一段话很好佐证了这件事。但不同的是,曹操驱逐张鲁,其实是发生在曹操平定荆州以后。而在演义当中,曹操拒绝张松则是出现在赤壁战败以后。

二、曹操为何要驱逐张鲁?

司马光、习凿齿等人都认为:曹操赶走张松,是因为他的骄傲任性之举。对于这一点,笔者表示不完全赞同。诚然,曹操当时已经平定了北方,正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时候。因此在他看来,张鲁刘璋等人自然不足为惧,骄傲自满也是在说难免的。

但结合当时的社会局势来看,曹操此举或许还存在着别的想法。

作为一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绝对不可能因为一点成就就沾沾自喜。正因如此,所以把不接纳张松的投诚完全归咎于曹操懂得骄傲任性,是有些片面的说法。那么曹操此举有无深意呢?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其一,曹操对时局有自己的把控。

此时的曹操刚刚在荆州中惨败,兵马总数都有一定损失。如果要拿下益州,那么他就必然要分兵去镇守,这样不仅让自己陷入兵力不足的状态,也不利于自己控制的北方的安定。从这个角度来看,曹操不是不贪图益州这块地方,而是无力去经营。

其二,曹操的下一步战略目标不在益州。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曹操的控制的地盘都在北方一带,而益州则更偏向于西边,在两者之间还隔着汉中的张鲁。而张鲁和益州刘璋摩擦不断,是不可能让曹操顺利接手益州的。

更何况,曹操刚刚经历了赤壁之败,丢失了荆州南郡的大部分城池,无法再从水路直达益州,所以即便是拿下了益州,也无法在短期内给自己带来利益,反而会成为自己的掣肘。

三、刘备是怎么捡漏的?

张松被曹操赶走,对曹操心生愤恨,回到益州之后,开始在刘璋面前说曹操的不是,并极力劝刘璋转而与刘备交好。

建安十六年,曹操讨伐张鲁,刘璋心生恐惧,不知如何自保,张松劝解刘璋:

“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

刘璋开始动心了,并在张松的建议下派法正为使。

其实法正与张松早就有放弃刘璋,谋求刘备的打算了,这算是初步与刘备接触,在两人的配合之下,刘璋知晓了刘备的意向,后又再次派遣法正与孟达送刘备兵数千,可见此时刘璋已有讨好刘备之意。

再加上张松经常在刘璋面前称赞刘备的好,分析与刘备交好的必要性,刘璋彻底被说服了,决意北抗曹操,引刘备入蜀,至此,益州已经基本上要落入刘备的手中了。

因为曹操对张松的不接纳,致使曹操失去了益州,而在对曹操心生不满的张松算是送给了刘备一份大礼,让刘备白白捡了益州这块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