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多有不关高祖者。——《魏书·列传·卷一》
这是《魏书》中对北魏冯太后的描写。
汉武帝杀钩弋夫人
汉武帝晚年,立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就逼迫钩弋夫人自尽。汉武帝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子弱母强,必定会引发外戚干政。汉武帝处置继承人问题可谓狠辣,而后世有一个王朝,却把这种“子贵母死”定为制度,确实有点残忍了。
北魏初期,每次新君登基,总会引发混乱。还是因为当时北族女子没有礼教的束缚,可以掌握权力,太后当权和外戚乱政时有发生。在神元帝时期,就有杀害太子生母窦皇后的先例,在记载中:“帝闻之,知其终不奉顺,乃先图之。于是伏勇士于宫中,晨起以佩刀杀后,驰使告速侯等,言后暴崩。”
当时神元帝拓跋力微还只是部落首领,他迎娶了没鹿回部窦宾的女儿为妻,赢得了周边部族的支持。后来,窦宾为了夺取鲜卑部的权力,准备发动谋反。拓跋力微将窦皇后斩首,以皇后病逝为由,邀请岳父窦宾入宫,将其斩杀。
拓跋珪
从此,北魏开始有了“子贵母死”这种制度,到了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基后,将这个制度记录到国法中。北魏道光帝登基后,逼死自己的母亲,杀害太子的母亲刘皇后,正式开始实行这种惨无人道的制度。
当时北魏皇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为了避免后宫干政,外戚干政。在实行初期,对于外戚势力造成沉重打击,加强了北魏皇权。可是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北魏还是出现了一位太后临朝称制,堪比唐朝的武则天。
这位太后就是冯太后,她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拓跋弘被立为太子后,他的生母李贵人就被赐死,拓跋弘从小跟随冯皇后长大。拓跋浚逝世后,拓跋弘登基为帝,尊奉冯皇后为太后。
冯皇后虽然没有亲生儿子当太子,但是她这个养母,成为了北魏的实权太后。冯太后是北境女子,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杀伐决断。拓跋弘登基后,尚且年幼,权臣乙浑准备挟持皇帝,控制北魏朝局。
冯太后
冯太后展现出女强人的一面,她表面封赏乙浑为丞相,背地里联系元丕、元贺等人聚集部队,将乙浑杀害于府中。这一次平叛后,冯太后实际上掌握了北魏的权力,她的儿子拓跋弘只能事事遵从母亲的旨意。
拓跋弘作为一个帝王,有亲政的心,但是没有亲政的能力。母亲冯太后养育过他,现在母亲要权位,自己就让给她。拓跋弘想要退位隐居,传位给叔叔京兆王拓跋子推,当即遭到群臣反对。
拓跋弘找到母亲冯太后,请求禅位给皇太子拓跋宏,自己只想归隐山林。冯太后看到儿子如此这般,点头同意了,皇位传给太子拓跋宏。拓跋宏从小在祖母身边长大,更是对祖母言听计从,完全就是一个传话筒。
冯太后有了命令,太监传到拓跋宏这里,拓跋宏照本宣科,告诉群臣就可以了。有时候,没有作为并不代表对国家有害,冯太后不是一位昏庸之主,她还是有统管国家的大才的。虽然北魏权力落入冯太皇太后手中,但是她制定的政策,大多都是利国利民的,因此得到百姓的爱戴。
北魏孝文帝
在祖母的辅佐下,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实行了俸禄制、三长制和均田制。这些措施发展了北魏的国力,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吃饱穿暖。在冯太皇太后的支持下,拓跋宏进行汉化改革,消除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加强了民族之间的联系。
“孝文帝改革”影响深远,让北魏从一个落后的部落联盟,变为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而孝文帝改革,主要还是冯太皇太后出力,大多数政策也都是由冯太皇太后敲定。拓跋宏登基十四年后,在祖母的教导下,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
太和十四年九月,冯太皇太后病逝,拓跋宏悲痛欲绝。他对左右臣子说:“朕以虚寡,幼纂宝历,仰恃慈明,缉宁四海。 欲报之德,正觉是凭,诸鸷鸟伤生之类,宜放之山林。”
拓跋宏肯定了冯太后的功绩,称赞了冯太后为国为民的一生,命令厚葬祖母。从此开始拓跋宏开始亲政,独立进行汉化改革,他大力任用汉族官吏,将北魏全面汉化。北魏学堂同样尊奉孔子,读四书五经,以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治理国家。
拓跋宏悼念祖母
拓跋宏后来改名元宏,就是取自汉人的姓氏,在他的带动下,鲜卑贵族纷纷改换汉姓。晚年的元宏回忆起祖母,还是忍不住落泪,他称赞祖母:“性俭素,不好华饰,躬御缦缯而已。”
冯太后在朝政上要求严格,但是对待身边的奴仆很是宽厚,她不讲究吃,不讲究穿。一次,冯太后想要喝粥,御膳房准备了一碗粥,可是不知何时掉进一个蝘蜓。冯太后吃了一口粥,才发现了粥里有异物,命人再换一碗来。
冯太后身边的近侍看到这一情形,怒斥道:“哪个御厨做的粥?粥中有蝘蜓不知道吗?拉下去斩了。”冯太后笑了笑说:“没事,不知道何时掉落的,不能怪罪御厨。”御厨得知消息,本来吓得魂飞魄散,但是听说了太后赦免他,泪流满面。
冯太后一生为国为民
拓跋宏这时就在祖母身边,可以说祖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他的一生。在祖孙两代人的努力下,北魏进行了全面汉化改革,缓解了当时民族间的矛盾,让北魏王朝走向了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