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瓷器欣赏,雍正时期的制瓷精品,珐琅彩雉鸡牡丹碗,其色泽丰富艳丽,制作精美绝伦。
【珐琅彩雉鸡牡丹碗】
清·雍正(1723-1735A.D.)/高6.6厘米口径14.5厘米足径6厘米
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康、雍、乾时期的制瓷精品。康熙末年开始烧制,雍正朝制作日趋精美,乾隆时期更加工巧精细,达到登峰造极境地。乾隆时期,清代宫中收藏珐琅彩瓷器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据档案记载有四百余件。珐琅彩雉鸡牡丹碗是其中之精品。
珐琅彩瓷是先由景德镇制成细薄洁白的半脱胎素瓷,运送到北京之后,由内务府造办处画师工匠绘彩,再人炉烘烧而成。当时,造办处集中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专门为皇帝制作实用和赏玩器物,内分各类器作,珐琅就是其中之。然而珐琅彩瓷器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清代档案以及宫藏珐琅彩瓷器的原盛匣标识上均如此记录。由于它的烧制精细,产品很少,是只供皇帝赏玩的专用品,只有少数赏给蒙、藏王公。
珐琅彩瓷器,又有“古月轩”之俗称。由于“古月轩”的名声在鉴赏家、古玩商、市肆之中广为流传,更使珐琅彩瓷器身价倍增。
珐琅彩是一种特殊的凝厚彩料,施绘在瓷器上,微微凸起。开始使用时,尚需进口,到雍正朝已可以自己烧制二十余种彩料。以这件雉鸡牡丹碗可以看出,其色泽丰富艳丽,其制作精美绝伦。
这一珐琅彩雉鸡牡丹碗,胎骨极薄,近于“脱胎”。瓷质洁白,莹润似玉。整个画面用粉红、紫红、藕荷、淡黄、藤黄、杏黄、蓝绿、赭等十多种彩料精心绘制,描画出在盛开的牡丹花丛中雌雄二雉嬉戏的生动情景。碗的另一面以墨料题“嫩蕊包金粉,重葩结绣云”五言诗句,字体运笔潇洒圆润;上有“佳丽“、下有“金成”、“旭映”胭脂水篆体阳文章。底心有蓝料双方栏“雍正年制”款识。
珐琅彩瓷器传世品皆为清代盛世康、雍、乾三朝所作,此后制瓷业每况愈下,珐琅彩瓷器随之销声匿迹。民国时期,北京瓷庄曾在景德镇仿烧珐琅彩瓷,但质量低劣,无法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