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 :批判并不是要坠入黑暗 | 央视《花城》纪录片访谈实录

2020-09-17 09:19:40 作者: 贾平凹 :批

中国原来是个农业大国,中国人的思维也更多的是农耕思维,农民的思维,这种思维目前也基本上大致还是这样,思维没变,但那些传统的文化却慢慢衰败了。当时一方面国家要富裕,农民要富裕,必须走城市化道路;另一方面,走城市化道路出现了好多社会问题、文化问题,这个时候就特别矛盾,特别彷徨,就通过《秦腔》把这种复杂的心态写出来了,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思考,里面也牵扯到对人性的好多探索。人性的问题是个极复杂的问题,原来在社会贫困的时候它表现得不是特别充分,当社会发生各种变化的时候,人性的那些东西就暴露无遗,许多不好的东西也都展现出来了。

导演:最后一个问题,当下的时代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纸媒受到很大的冲击,我们作为文学工作者,作为作家这个群体,还是要写的。那么,您觉得当下的文学该怎样更好地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它变得更丰富,回到当年的辉煌呢?

贾平凹:现在谁也不好下这个结论,就像当时谁也无法料想80 年代那么辉煌的文学,刊物发行量达到几百万册,而到现在发行几万或者几千册。所以说任何时期,任何事情发生,都有它的道理。至于后面,我觉得不管是文学全民热或是受冷落或是边缘化,那都是正常的。因为每个时期,中国文学发展都是和当时社会相适应的,比如在我的小时候,戏曲演员都是当时大家特别崇拜的,特别追逐的,他们代表一种时尚,代表一种美丽,代表一种美好的东西。而现在都是追歌星和影星。所以每一个时期的人都有一个时期的命,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整天抱着手机,看微信、看抖音,那是这个年代的小孩的命运。我那个时期没有书只能看杂志,那是我的命运。所以不管以后发展怎样,我觉得文学是永远不会消亡的,因为文学是表达人的感情的东西,人到任何时候感情的东西都变不了,只要人的感情没有消退,文学就不会消退的。

导演:非常感谢您。

目录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诗歌

散文随笔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