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激烈争夺到弃如敝履,四度易手的襄樊为何被宋蒙共弃13年之久?

2020-09-23 12:25:01 作者: 从激烈争夺到

公元1141年,宋金两国签定了绍兴和议,和议规定了宋金两国的边界东边以淮水为界,淮水西侧的唐州、邓州属于金国,再往西边双方以大散关为界。到了十三世纪初期,成吉思汗在草原崛起,蒙古迅速形成对金国的军事优势。

1233年8月,蒙古和南宋两国相约夹击金国。当年10月,南宋将军孟琪率军从襄阳出兵北上,先后夺取唐、邓二州,直抵蔡州,与蒙古军队汇合。不久,蔡州城破,金国灭亡。而南宋想要趁势收复蒙古控制下的河南地区,结果大败而归。至此,蒙古和南宋的边界基本上沿袭了金国和南宋的边界,只是原本归于金国的唐州、邓州被宋军占领,而唐、邓二州南面即是襄樊之地。

在古代南北一统的朝代,襄樊作为内腹之地谈不上什么战略地位。可是每逢南北对峙,襄樊就会成为南朝的咽喉之地。

南宋时期,朝廷在荆湖地区置京湖宣抚使,其治所包括了今天的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北部。汉水横贯京湖,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而襄阳、樊城两座城池夹汉水而立,彼此之间隔江相望,互为犄角,襄樊一词也由此而来。

民间早有俗语——“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樊城位于汉水以北,并且周边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襄阳则在汉水的南面,并且北方和东方都紧靠着汉水,西面和南面又环绕着群山,地势非常险要,再加上和樊城互为犄角,进可攻,退可守,是兵家必争之地。

汉水自西向东流过襄樊二城,东北方向的白河在此注入汉水,此后汉水流向便弯折向南,直到郑州(今湖北省钟祥市)才转向东南,并在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注入长江。汉水沿岸,过了襄樊之后便都是平原,无险可守,北国的步骑和水师可以水陆协同沿江南下。因此襄樊就成为了南宋抵御蒙元沿着汉水进犯长江流域的重要据点,这也是当时襄樊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关键原因。

此外,在南宋与蒙元东起淮河,西至川陕的边境线上。襄樊恰好处于中点的位置,在襄樊一带驻兵,无论是东线还是西线有战事都可以及时救援,处于一个枢纽的位置,因此南宋政府非常重视襄樊的战略地位,并在此屯驻重兵。

1、南宋镇北军各部的接连叛乱导致了襄樊的第一次易手。

南宋联合蒙古灭亡金国之后,窝阔台汗率蒙古军主力退回黄河以北修整,南宋趁此机会出兵想要收复位于河南的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应天府,史称“端平入洛”,随后蒙古派遣使者谴责南宋破坏盟约,这也成为宋蒙战争的导火索。

1235年春,蒙古窝阔台汗发起了对南宋的大规模军事进攻。在京湖战场之上,窝阔台第三子曲出率军直逼唐、邓、襄一带,此时唐、邓、襄一带驻扎的宋军主力是孟琪所率领的“镇北军”。

当时“镇北军”有敢战之士一万五千余人,但是“镇北军”和当地的地方部队以及地方官员的矛盾很深,相互之间极不信任。其中唐州守臣杨侁和当地的“镇北军”将领郭胜的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1235年5月,杨侁告发郭胜“有异志”,郭胜遭到上官的怀疑和调查,不久,害怕受到迫害的郭胜就率领唐州的“镇北军”投降蒙古,这一投效立刻引发了连锁反应,均州、邓州的“镇北军”也相继投降。就这样,襄樊北方的屏障尽失,成为了南宋抗击蒙古的最前线。

1235年11月,蒙古将领塔察儿率军抵达襄阳城下,双方大战数次:

嘉熙年间,整个荆襄地区的兵力大概是在十三万人左右。淳祐时期,整个南宋“岁养兵五、六十万”。所以《元史》中的“宋兵四十万”显然是夸大之词,但是双方此次在襄阳城下大战却是事实。

1236年2月,驻守襄樊的“镇北军”叛乱,京湖制置大使赵范狼狈地逃出襄阳,蒙古军队鏖战数月而不得的襄樊之地竟然兵不血刃地归附了,这让蒙古将领塔察儿也是惊异不已。

2、南宋民间武装夺回襄樊

襄樊失守之后,南宋当局大惊失色,考虑到失去襄樊之后,敌军顺流而下可以直抵长江,于是趁着蒙古大队人马还没有进驻襄樊的机会,派遣参谋官别之杰去联络当地的士绅豪杰,以图恢复对襄樊的控制。1236年4月到5月之间,别之杰率领当地的“民丁庄农”收复了守备空虚的襄樊。至此,襄樊两度易手,又回到了南宋的控制之下。

3、又是投降,襄阳再次归于蒙元

1236年10月,襄阳城守将再一次投降蒙元,蒙元委任游显为襄阳府副达鲁花赤。所谓达鲁花赤就是“掌印者”,是对蒙元地方行政长官的称呼。

4、第四度易手——南宋收复襄樊

襄樊再次失守,南宋朝廷慌张了起来。1237年,南宋任命孟琪为新任的京湖安抚制置使,主持收复襄樊的事宜。1238年,部将刘全收复樊城,蒙元军中的部将刘仪发动叛乱,生擒了蒙元任命的襄樊长官游显献给宋军。从此襄樊又重归于南宋版图。

从1235年11月蒙元军队抵达襄樊到1238年宋将刘全收复襄樊,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襄樊之地四次易手,可见当时此地战事非常激烈,从中也可以看出两国政府对襄樊非常重视,志在必得,可是随后的几年里,南宋和蒙元双方却对襄樊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