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一种刑罚,对女囚犯来说难以忍受,如今却成了年轻人的潮流

2020-08-04 12:16:06 作者: 唐朝有一种刑

在古代,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惩罚奴隶的刑法,其中最有名的是“奴隶制五刑”。“奴隶制五刑”始于夏朝,兴于商周,存在了上千年,由轻到重是,墨刑、劓刑、膑刑、宫刑、大辟。

大辟:隋朝以前是死刑的统称,隋唐以后死刑不在用大辟来称呼,直接就是死刑。夏商周时期的大辟五花八门,炮烙就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把铜柱烧红,命令受刑人在上面走路,最后受刑人失足掉进火里烧死的刑法。炮烙是妲己发明的,原因是她有一次看见一群蚂蚁从火树的一头爬向另一头,受不了高温的蚂蚁掉下去被火烧死,才想出的,《封神演义》里梅伯就因尽忠言被炮烙致死。

宫刑:殷商时代的酷刑,是将男人的生殖器阉割掉,受罚代表人物有司马迁、李延年。受了宫刑的人要想不感染致死,就得在不见光的环境里修养3个月。身体可能会好,但心理上的创伤可能永远不会愈合,哪个男人会受得了这种精神折磨?而且古代讲究香火传承,断了他的命根子不亚于直接让他死,即使死了也无颜面向列祖列宗交代。

膑刑:源自夏朝,又称刖刑,指的是削去人的膝盖骨或脚,《汉书·刑法志》对膑刑有记载:“中刑用刀锯”,注引韦昭曰:“锯,刖刑也。”。孙膑原名史书里未记载,因为被同门庞涓诬陷,被用了膑刑,他为了让自己永远记住这个耻辱,才改成现在这个名字的。

劓刑:夏商时期的刑罚,隋朝以后就没有了。劓刑是割去受刑人的鼻子,虽然不会致命,但受刑人的呼吸和嗅觉都会受到影响,而且对形象也是一重大打击,很多受了劓刑的人被人视之为怪物,从此隐居山林直到孤老终身。然而凡事到了极端,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秦统一六国,很多战败国的俘虏被处以劓刑,但因为被处以劓刑的人太多,社会上竟然出现了病态审美,没有鼻子的人反而比有鼻子的人更美,那些隐居山林的人如果看见了,两行热泪都快涌出来了吧。

墨刑:墨刑也叫黥刑,被人用刀子在脸上刺字或图案,再在伤口上染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等伤口愈合这个字就会跟着你一辈子了,周代很多受了墨刑的人被送去做苦力,他们也不敢逃,因为脸上有了字到哪里都会被一眼认出。虽然墨刑的痛苦程度是五刑中是最轻的,但人的面部神经是非常敏感的,也还是很疼,再加上伤口会被墨感染,很多人会因为墨刑而死。比肉体折磨更痛苦的是精神折磨,脸上带着耻辱的标志,走到哪都会低人一等。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可想而知墨刑的精神侮辱有多重。

北宋时期的墨刑和以前有点不一样,把用刀刻改成了用针刺。所刻的字也发生了位置上的改变,如果是小偷、强盗就在耳朵后面刻一个还形的东西;如果是被流放的囚犯就刻在脸上和额头上,宋江就是这样的。

除了宋江,受墨刑的还有不少名人,武则天身边的红人上官婉儿就是一个。上官婉儿因为和武则天的男宠走得近,但武则天又爱惜上官婉儿的才华,就赏了她墨刑,这样以来既惩罚了上官婉儿,又毁了她的脸,看她还怎么勾搭男人。可没想到的是,聪明的上官婉儿为了掩盖伤疤,仿起了寿阳公主的梅花妆,也就是在疤上画个梅花,不仅让自己更明艳了几分,还带动了唐代的梅花妆。

到21世纪,“墨刑”还存在,只不过指的是现在的纹身,纹身古代叫涅,先秦时代,江浙一代就有了。现代社会的纹身不是耻辱而是潮流,并且不局限于在脸上刻字刻图案,全身都可以,而且也被很多女性喜爱,甚至还延申出纹眉、纹唇这种美容方式,连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也很喜欢。

不过,现代社会对纹身报以太多偏见,认为有纹身的人是小混混,有纹身的女性不是良家妇女,可什么时候判断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是看他/她有没有纹身。奥运冠军林丹有好几处纹身,他变成小混混了吗?中国女排队长朱婷也有,她言行不当了吗?“奴隶制五刑”都随着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进步进步被废除,纹身也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不是当初羞辱人的墨刑,我们没有必要往回看,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