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无始以来,劫数久远,圣人应号,亦复无边。上帝本自然,垂象立号教化众生而有所祷也。常住妙有无迹真境中,地位崇高,永处太玄至真上天之上.已证八身:道身、法身、本身、真身、迹身、应身、分身、化身,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最高信仰“道”的神化,被认为是道的本体。
中国的玉皇大帝其实是源于于上古民间的天帝崇拜,在中国古时的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是统领三界十方,以及其他诸界的大帝,《西游记》里更称玉皇大帝是“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赫赫威名的东华帝君、三清和四大天师等,都是玉皇大帝的臣子。
封建时代,统治者推崇昊天上帝为最高神灵,但是,黎民百姓却信奉玉皇大帝为众神之首。玉皇大帝在民间的影响极大,也是民间公认的地位最高的天神,然而,翻阅诸多古籍之后,我们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贵为众神之王的玉皇大帝,在许多的神话故事里,地位似乎并不高。
那么,这个在神话传说中,地位并不显赫的大帝,究竟是怎么成为众神之王的呢?
如果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排一下辈分的话,和三清、如来佛这些神相比,玉皇大帝只能算小字辈。如来出生于公元前600多年,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时期,三清的概念最终成型于南北朝时期,而玉皇大帝正式出现,是在唐、宋这两个时代。
在极其重视资历的古代,玉皇大帝又是如何超越诸多前辈,最终成就帝业,成为人神共主的呢?
一些学者经过研究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那时的人们把国家信仰以及宗教信仰全都集中在了这个大帝一个人身上,人们把他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于是,造就了他众神之王的形象。在古人的心目里,“天”和“帝”之间有着莫名的联系,帝是上天意志的代表,先秦遗留下来的文献中,人们把“天”称作“帝”或者“黄天”。
古时帝王祭祀的神,其本质就是在祭天,只不过,那时的“神”以及“天”都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神”的形象以及名字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例如,西汉时期的太一大帝以及五方帝在东汉时期产生了五感大帝的说法,并把北极星称为天皇大帝,而他们都有“神”的内在本质,后来的众神之王玉皇大帝,其原型就存在这些“神”的影子。
玉皇以及玉帝的说法,来自于道教,在《真灵位业图》中,玉皇以及玉帝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只是元始天尊手下的一个神位,仅仅位列第十九神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到了唐代的时候,人们突然流行把天帝称之为玉帝、玉皇,其中,以文人骚客为甚,他们在舞文弄墨的时候,非常喜欢把玉帝、玉皇这些词写进去,以此来代替天帝。
诗仙、诗圣的经典之作中,也经常出现玉皇、玉帝这些辞藻,他们咏诵玉皇,想象天宫的雄伟壮丽、芝兰玉树、巧夺天工。之后,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逐渐把民间所信仰的“天帝”和道教中的“玉皇”混到了一起,虽然,在唐代的时候,玉皇大帝这个称呼还没有出现,但那时的人们已经把玉皇大帝当作了天帝,当作地位至高无上的众神之王。
唐代的时候,统治者把老子当作自己的祖先,因此,便以道教为尊,而到了宋代的时候,对于道教的尊崇更甚于前朝。宋真宗时期,为了掩盖澶渊之耻,便自导自演了一出“假传神意”的好戏,那时,在大臣的鼓动下,宋真宗称自己在梦中接到了玉皇大帝的圣旨,让他奉命抚育天下苍生。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玉皇大帝正式成为国家祭祀的对象之一。
宋朝时期道教逐渐成为了主流信仰,然而,在宋朝之后这种国家层面的信仰很少再以玉皇为最高神了。虽然,玉皇大帝在国家层面的信仰中没有站稳脚跟,但是,在民间信仰里,他的地位确实根深蒂固,在普通百姓的心中,玉皇大帝已经是统领各个界面的众神之王。
在民间传说中,认为玉皇大帝在成仙之前姓张,在古代的一些文学著作中,已经产生了张天帝的这种说法,唐代的时候,志怪小说中就记载玉皇大帝在成仙之前原本叫做张名坚,而他的上一任天帝姓刘。由于玉皇大帝姓张的传说太多,这种说法深入人心,长此以往人们便接受了这种说法。
自从民间推崇玉皇大帝成为众神之王后,道教也就顺水推舟,把玉皇大帝的地位一下提了上去,地位仅在元始天尊之后,还在太上老君之上。然而,民间认为这样还不够,因为在民间,玉皇大帝依然是三界十方的共主,是唯一的众神之王。
参考资料:
【《西游记》、《玉皇经》、《“玉皇大帝”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