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却由于心存善念而惨死小人之手

2020-09-25 10:17:37 作者: 他是战国四公

春申君黄歇(前314年-前238年),黄国楚国江夏人,生于江夏郡。黄歇少时广泛游学,见多识广,善于雄辩。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赐其淮河以北十二县,封为春申君。这个宰相他一直当了二十五年,直至考烈王去世。他的政策是联合其他诸侯,共同反对秦国。他曾帮助平原君救赵,又帮助信陵君救魏。并亲自带兵参加了第三次、第四次的合从攻秦。

春申君也和孟尝君一样,养了许多食客。据司马迁《史记》说,他所搜罗的宾客数目也是三千。他手下有一个叫朱英的宾客,很有战略眼光,当时给他提建议,让他把自己封地的都城往南移一下,远离战火中心,迁到寿春(安徽寿县),黄歇听从了他的建议。在迁都寿春以后,他把自己所受封于考烈王的淮北之地,归还给楚国,作为寿春的战略屏障。考烈王于是把黄歇归还国家的淮北作为楚国直属的郡县,另以把江东之地,也就是今日苏州上海一带,改封给了春申君。

春申君把吴王夫差所时期所使用过得的宫殿又重新修整一番,作为他的王宫。紧接着又开始治理周边的环境。他对松江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治理。首疏浚了河道,在两岸筑起高高的堤坝,使这条河不再有河水泛滥之忧,综合治理后的松江地区,既控制了洪水的泛滥,又有利于农业灌溉,造福了当地的百姓。

春申君似乎没有以上那三位公子名气大,但就治理松江,造福老百姓这一件事来说,他的贡献是其他三位公子无法可比的。因为他们只想着忠君保国,他却时时的心系百姓。所以就应了那句老话,“百姓心中有杆秤”。等那三位公子都成了历史的云烟,而老百姓却为了纪念春申君的功绩,将他治理的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或黄浦江,简称申江。再后来, “申”字就成了上海的代称。真正的千古留名了。

有一个叫李园的赵国人,是春申君的宾客之一。李园为讨好黄歇,把自己的妹妹李嫣嫣送给了春申君,不久后就有了身孕。恰在此时,春申君却听了小姨子的劝告,把李嫣嫣又敬献给了考烈王,但是隐瞒了王妃怀孕的事实。考烈王得到敬献的美人,如获至宝,对她非常的宠幸。在她生了儿子以后,立即册封她为王后,并将其子立为太子。这时,春申君与李园都暗暗欢喜,静候着这位太子将来能顺利接班。

既然被称为君子,肯定有良好的修养和一心向善的人格。春申君是君子,但李园不是。其实他早已存心杀害春申君以灭口的用心。但是春申君却青春不设防,没有一点觉察。但是朱英却观察细微,颇具慧眼,看出了李园的居心叵测。于是他向春申君建议,要到宫里当侍郎。朱英说:“考烈王一薨,李园必抢先进宫和他的妹妹共掌大权,那时候他一定会杀你灭口。倘若你把我安置在宫里当侍卫,我就可以在李园入宫的时候,强先杀了他。”

春申君心想,王妃的我的旧情人,太子是我的亲骨肉,李园又是孩子的亲舅舅,再大胆也不敢伤害自己,那样以后给太子也没法交代呀。于是说:“李园这个人是弱者,不敢杀我灭口。”朱英听了,知道春申君是真人君子,看不清宫廷争斗的残酷性。留在这里说不定以会因为春申君的原因而遭遇横祸,还是早点离开为好。于是,过来不久,找到一个机会,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但是,人性在权力面前,是经受不住考验的。果然考烈王一死,李园就抢先进宫,在宫里埋伏下武士,在春申君人宫时直接把他杀死,为了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又杀了他的全家。考烈王的太子,也就是春申君的亲儿子,继位为王,就是后来的楚幽王。这时,李园的最后目的达到了,他和李嫣嫣一直监国,又十五年后,楚国终于被秦国所灭。心存善念的春申君,就这样窝囊的死于卑鄙小人的残忍之手。